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31 12: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 19世纪30、40年代 )1.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2)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1705年,英国人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纽可门机的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9年,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经过十多年的改进探索,1782年,他又制成了功效更高的联动式蒸汽机,并于1785年投入工厂使用。2、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过程:(1)英国:18世纪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
——“万能蒸汽机”(2)世界: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和北美广泛采用瓦特18世纪60年代,单动式蒸汽机; 3.影响: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促使工场手工作坊向机器大工厂转变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材料三: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镑。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材料四: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大工厂。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39台,1869年猛增到 32000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材料五3.影响:(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2)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
(3)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
(5)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负面影响(1)噪音污染、环境污染;
(2)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对抗加剧;
(3)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的步伐。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他考虑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情境创设 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1.背景(3)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1)工业生产的需要;(2)科学家们对电的研究不断深入;2.表现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
(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3)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西门子(1816—1892)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
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动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爱迪生的发明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等1000多项发明,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灯。 (1)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
(3)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影响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背景:美苏“冷战”的需要2、诞生与发展(2)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3)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3、互联网的功能:文件传输;聊天;资料检索;
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等。4、互联网的特点: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5、影响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②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1)积极影响带来了工作方式的变化  淘宝“双十一”诞生以来,历年双十一的交易金额从5000万元→9.36亿元→53亿元→191亿元→35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罗娟认为2014年淘宝双十一的销售额或达到600亿元。2015年912亿。 带来了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发电机
法 国襟翼滑架
德国电气配线
西班牙加、散热器
奥地利下垂机头
英国
金属部件
比利时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材料: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总数,从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5、影响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②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1)积极影响③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④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病毒及网络安全问题 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2)消极影响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会影响到国家安全;
②色情和虚假信息泛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的进步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共同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环境问题。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1、“……(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B课堂演练C2、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
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
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
③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
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D4、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BC5、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D6、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农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7、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A.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B.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D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9、《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