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3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3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30 23: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节 四川盆地
第三节 四川盆地
一、巴山蜀水
二、天府之国
三、蜀道变通途
四川盆地的位置
巴山蜀水
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西临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北有大巴山和秦岭。
西:青藏高原
南:云贵高原
北:大巴山脉、秦岭
东:巫山
四川盆地的地形
巴山蜀水
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青藏高原
云 贵 高 原
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山脉:大巴山、秦岭、巫山
平原:成都平原
盆地: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巴山蜀水
岷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流水量大增。
四川盆地的气候
巴山蜀水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影响气候因素—山脉
巴山蜀水
盆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冬季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少霜雪,使得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冬季风
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
巴山蜀水
这里全年多云雾、少日照、多夜雨。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地区可一年三熟。
四 川 盆 地
小知识——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
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
盆地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属古代蜀国地域,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汇入长江。
所以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巴山蜀水”。
活动P51
巴山蜀水
四川
重庆
青藏
云贵
巫山
秦岭
活动P51
巴山蜀水
(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的地势?
河流由北向南,地势北高南低。
(4)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


活动51
巴山蜀水
紫色土
紫色土是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因而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矿物质,有较好的透水性、通气性,是较为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在紫色土上开垦种植。
运用四川盆地的相关资料,填写下列空格,并说一说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形类型:
气候特征:
河流流向:
典型植被:
特色土壤:
气候温和湿润
自北向南,自西向东
盆地
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紫色土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地。
活动P52
天府之国
分组讨论: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①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④市场广阔;
⑤耕种历史悠久。
知识之窗
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且仍然还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
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
产。
两千多年前,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
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为
解决水患,当时的泰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汇集前人治
水的经验,依靠当地民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山
口建成了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
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
发挥。从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巴蜀文化
天府之国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成都平原——巴蜀文化
天府之国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都平原——巴蜀文化
天府之国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都平原——巴蜀文化
天府之国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都平原——巴蜀文化
天府之国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蜀道难
蜀道变通途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蜀道变通途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变通途——铁路
蜀道变通途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的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成渝线
宝成线
成昆线
川黔线
襄渝线
变通途
蜀道变通途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的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变通途——铁路枢纽
蜀道变通途
成都、重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成都
重庆
变通途——经济发展
蜀道变通途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活动P52
蜀道变通途
1.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内外的交通干线,将路线名称填入下表。
2.在地图上找一找四川盆地的主要城市,并说说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
西昌高速公路等
成都、重庆
铁路
公路
案例分析
蜀道变通途
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交通体系完整;
③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④资源十分丰富。
课堂巩固练习
四川盆地
西南
亚热带季风
云雾
日照
夜雨
岷江
嘉陵江
乌江
紫色土
成都平原
粮食
油料
生猪
九寨沟
黄龙
青城山—都江堰
峨眉山—乐山
大熊猫栖息地
重庆大足石刻
成渝
宝成
成昆
川黔
襄渝
成都
重庆
三峡水利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