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科学六下 2.6呼吸与交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科学六下 2.6呼吸与交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16: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呼吸与交换》是奇妙的人体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使学生通过吹气球体验呼吸、观察模拟肺呼吸模型等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因此,非常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养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理论与方法】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我深入挖掘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快乐因素,以“快乐学习”为主线,发挥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着重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体验、观察、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学习方法,逐层深入探究,收获新知。
【教学目标】
能完整说出参与呼吸过程的器官并能准确描述呼吸的基本过程。
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能通过操作模拟肺呼吸的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看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实验验证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科学乐园,动手动脑,细心观察,探索奥妙。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本期的科 学乐园。课程伊始,让我们赶快请出我们的好朋友可伶可俐,看看它今天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好玩的活动呢? 可伶可俐:嗨,同学们,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憋气的游戏吧!全体起立,请听口令——深吸一口气,用手捏紧鼻子,闭住嘴巴,保证鼻子和嘴巴不能漏气。
师:我来做监督员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课程伊始让孩子们做憋气的游戏,既能营造呼吸的探究情境,让孩子们意识到呼吸的重要作用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研究问题
师:关于呼吸,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小组里面先讨论看看。
生: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师:好了,孩子们停,请提出你们的问题。
生:自由提问。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开拓思维,有层次的引导孩子们归纳、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步入科学殿堂,探索科学奥妙
活动1:吹气球,感受胸腔的变化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你仔细分析过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吗?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首先来看实验方法。 可伶可俐: 吹气球
1. 吹气球时先深吸一口气,之后用力将气球吹大。为防止气球爆炸发生危险,切不可将气球吹得过大。
2. 小组内每人一个气球,一人在吹气球时其余三人观察吹气球同学的胸部变化。 3. 小组成员依次轮换,待全部完成后交流感受,填写1号记录单。
师:孩子们开始实验吧!
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再来体会一下吹气球时的感受。请把双手紧贴在自己的胸部,吸——呼,再吸——呼。现在咱们再来交流一下感受吧。
生:小组汇报
师: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活动2:依图讨论,了解呼吸过程
师:如何利用这种变化解释呼吸时空气被吸入和废气被呼出的过程呢?结合这张流程图(出示图片),小组讨论,给吸气的过程排序,填写2号记录单。
生:小组讨论
师:现在让我们来展示讨论结果,哪个组愿意勇争第一呢?
生:投影展示汇报,按吸气过程给呼吸器官排序,其他同学帮忙补充修正。
(期间教师随机出示人体内部器官结构图;气管和支气管、支气管和肺的关系图。)
师:到这里呼吸完成了吗?一呼一吸才是一次完整的呼吸,所以我们还要把气体呼出去。那气体是按照怎样的路径出去的呢?
生:回答
师:请到白板上标出来。
师:那气体在干什么?进去了又出来,在旅行吗?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一样吗?
生:回答
师:我们每天就是这样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我们吸进去的氧气和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是在哪个器官里完成的交换呢?
生:回答
活动3:操作观察模拟肺呼吸的模型
师: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呼吸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模型。谁能说出我这个模型当中的玻璃瓶、Y形玻璃管、两个气球以及橡胶皮膜各相当于我们呼吸系统的哪个部分呢?
生:猜测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少年半身模型,把肺和心脏拿掉,露出来的就是膈肌,正是膈肌运动引起了胸腔的变化。
师:利用模型为学生演示呼吸过程膈肌运动引起的胸腔变化。
生:小组活动,操作模型进行观察。
师:好,哪一组想给大家演示讲解一下?
生:模拟演示,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亲自参与快乐学习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知识。)
畅谈收获,巩固知识
师:我们来看可伶可俐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呢? 可伶可俐:愉快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本期的科学乐园渐进尾声,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现在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生:畅谈收获 师:大家的收获可谓是硕果累累。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质量,巩固所学。)
五、拓展延伸
师:本期的科学乐园,我们知道了人为什么呼吸,用什么呼吸和怎么样呼吸。呼吸器官对我们的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搜集相关资料,下期科学乐园我们继续探究。孩子们,让我们下期再见!
(设计意图: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把科学探究活动引申到课外,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