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生理与适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⑴能对游戏中出现的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⑵能辨别出每一个刺激——反应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
⑶能用比较法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适应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科学知识目标
⑴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反应时”现象的原因。
⑵能举实例说明什么是“错觉”。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
教学准备
木棒,小旗子,有关错觉现象的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实现人的心理功能的? 2.新课教学
◆活动1:刺激—反应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方法。
学生:分组开展游戏。
教师: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可借助科学在线的资料)。
教师: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记录表。
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2: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学生:观察看图片,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除感觉器官方面的适应外,还存在另一类适应现象。
学生:体验另一类适应现象。
教师:从以上各种不同的适应现象中,能够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交流。
拓展:体验错觉 教师: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的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学生:体验错觉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过其他错觉现象吗?人们是怎样应用错觉现象的?
板书设计:
生理与适应
刺激——反应游戏。
逃避打手游戏。
快速抓棒游戏。
快速指认五官游戏。
旗语游戏。
适应现象。 感觉的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错觉。 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少,还很好理解,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主要讲述了身体结构的适应性。还让学生讨论了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沙漠环境中生活?但是我发现原来聋生的知识面并非我们教师能想象的到的,以前我总以为我们的学生知识面窄,知道的东西少,需要教师给他们不断的充实,今天我的想法变了,原来他们的小脑袋里也装满了大千世界中各种生物的奥秘! 今天的课讲到生理与适应时,举例骆驼对沙漠环境的适应,书上只提到了骆驼的排尿量很少,体温到46度时才排汗,说明它能很好的保存自身的水分,然后我让学生再说一说他们知道的有关骆驼适应于沙漠生活的结构特点,学生很踊跃,都抢着回答,“骆驼的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食物,以便于它在沙漠上找不到食物也能生存很久。”“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 “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 原来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每一个人知道一点点,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全面的知识体系了,所以,以后的每一节课,我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来自由发挥,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