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2、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重点:
1、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的发展进程
3、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4、中外交通的发达的表现
难点:
1、火药的应用发展内容繁多,容易混淆。
2、中外交通发达头绪多,不易记忆。
3、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背景资料:印刷名称的由来
把文字、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张上。我国手工印刷,多用棕刷子蘸墨刷印版上,然后放上纸,再用干净的棕刷子在纸背上用力刷过,所有叫做印刷。
同学们阅读课文59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隋唐至宋代,我国印刷术有什么变化?
由雕版印刷术发展到活字印刷术。
2、请同学们描述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制一本书的过程。
(1)排版。(在一块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一版一印或全书排版一次印完) )
(2)印刷。
(3)字模复位。
知识拓展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术”。
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知识巩固:分析下列图片
与雕版印刷术印刷术有关的图片 :图二、图三
与活字印刷术有关的图片 : 图一、图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点?活字印刷有什么优点?
雕版印刷的缺点:
①、雕版印刷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刻版。
②、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③、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没有了作用。
④、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①、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②、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
③、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3、宋朝到元朝,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发展?
(1)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此后能工巧匠们发明了木活字。
(2)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3)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4、阅读课本P60页,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外传情况。
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5、阅读课本P60页,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历史意义。(4分)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西方宗教改革和文艺复 兴兴起创造了条件。)
图片展示:
印刷术的传播和现代印刷技术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一)、指南针的应用
1、阅读课本P60—61页,指出指南针发展过程重点重大事件。
战国时期,人们做成“司南”。
宋代开始,罗盘出现。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指南针的传播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导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火药的应用
1、阅读课本P61页,指出火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1)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领域。
(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① 初期,人们制成爆炸性武器(火箭)和管状火器。
②朝制造出了竹管火枪和突火枪。
③ 金人和蒙古人也学会了使用火器。元朝发明了火铳。
图片展示:
火箭、突火枪、火铳、现代管状武器
2、阅读课本P61页,指出火药传播概况。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火药传播的历史意义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本部分内容共有四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概述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宋朝海路交通发达,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宋元时期陆路交通情况。(路上丝绸之路,元朝宋朝驿站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使东西方的使臣和商人往来方便。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宋元造船技术和使用指南针、掌握潮汛、气象等技术发展,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涵盖亚洲和东非海岸;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由宋朝的五六十个发展到元朝的一百四十多个。
2、本部分内容第四自然段介绍的是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历史意义,本段分为几个层次,各自内容是什么?
第一层:概述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第二层:介绍了中国对世界(亚洲和欧洲)的影响。(传入西方和亚洲的技术略有不同)都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层:介绍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思维拓展: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统一,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②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③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经济文化交流增加,外来文化也有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
⑤隋唐文化高峰为宋元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维导图
随堂测验
1.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这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2、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纸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B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轮转排字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 A )
A.中外交通非常的发达
B.民族出现交融局面
C.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4、据记载,宋朝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C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6.下图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其中描绘印刷术传播路线的是( C )
A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