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73《流体的力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73《流体的力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31 12: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流体的力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会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称重法、公式法、特殊状态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沉条件解题
1.(2019?铁岭模拟)(多选)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答案】CD
【解析】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a,V排b=Vb,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Fa=Ga,Fb=Gb;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Fb,F浮=ρgV排,所以V排a=V排b,由题干可知:Vb=Vc,V排a=V排b=V排c,故A错误;B、b悬浮,c沉入底部,所以Fb=Gb,Fc<Gc;b与c体积相同,根据F浮=ρgV排可知:Fb=Fc,Gb<Gc;则Ga=Gb<Gc,故B错误;C、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a=Fb=Fc,故D正确,故选C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好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2019?历下区一模)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投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质量可能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密度一定小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受的浮力可能大于它的重力
D.甲球的浮力一定等于乙球的浮力
【答案】B
类型二、受力分析解题
2.如图所示,台秤上的烧杯和水共重49N,用弹簧秤吊着一个体积1 dm3的圆柱形铝块,当铝块浸没水中,水未流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台秤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g=9.8N/kg;已知ρ铝=2.7×10 3kg/m3)            【思路点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出浮力,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可以求出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台秤对烧杯的支持力和烧杯对台秤的压力是一对平相互作用力,对烧杯和水受力分析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即台秤受到的压力大小。
【答案】16.66N;6kg
【解析】铝块受到的浮力:
铝块受到的重力:
研究圆柱形铝块,当铝块浸没水中静止时受三个力平衡,有等式:
弹簧测力计示数: ;   由于水对铝柱体有浮力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铝块对水有压力作用,。以烧杯和水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等式:,
台秤受到的压力:,
台秤的示数:。
【总结升华】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受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等问题,题目综合性较强。
举一反三: 【变式】盘秤上放一盛水容器,秤的示数为1kg。将一5N的物体吊在弹簧秤下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求当弹簧秤示数为4N时,容器下的盘秤示数为多少?(g=10N/kg)
【答案】1.1kg
类型三、测密度
3.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拾到了一块外形奇特颇有观赏价值的石头,此石块的密度是多大呢?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在河边就测出来了,请你猜想小明是怎样测量的。(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和计算密度的表达式) 【思路点拨】测量石块的密度,主要从测量质量和体积两方面来考虑:①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重力,间接求出质量;②测出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石块的体积;③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答案】主要测量步骤:   ①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称重,测出石块重G;   ②把石块浸没在河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③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和密度,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解析】根据公式知,要测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和石块的体积,石块所受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由于石块的形状不规则,且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因此,可以将石块浸没在河水中,使石块排开河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石块浸没在河水中排开河水的体积,将石块用细线系住浸没在河水中,读出石块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用称重法求出石块所受的浮力,进而求出石块的体积,最后求出石块的密度。
【总结升华】无论哪种方法测物体的密度,都是从质量和体积两个方面入手,所有步骤都应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举一反三: 【变式】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但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②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   ④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G;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时受到的拉力;
【解析】水的密度已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后,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测出小石块所受的拉力,即可计算出小石块所受的浮力和小石块的体积;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测出小石块所受的拉力,即可计算出小石块在液体B中的所受的浮力和液体B的密度。
类型四、漂浮载物
4.如图甲所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A的支持力是2N,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g=10N/kg)
【答案与解析】从乙图可知,木块B在水中漂浮所以:, 此时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即:, 代入数值得:; 从甲图可知,金属块A和木块B在水中漂浮, ∴,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即:, 而:, 代入得:, 解得:。 从乙图可知,金属块A沉到容器的底部,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 则:, 即:, 代入数值得:,
解得:; 而:, ∴木块的重力为:。
【总结升华】一是漂浮条件的使用,二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在木块A上放一金属块B后,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将金属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并浸没,静止时容器底对金属块B的支持力为20N,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已知木块A的体积为7.5×10-3m3,金属块B的密度为3×103kg/m3,取g=10N/kg。则(  )
A.P1大于P2 B.P1小于P2
C.金属块B的体积为2×10-3m3 D.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答案】AD
【解析】如图,B在木块上漂浮,, 将金属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金属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将下沉,而木块漂浮,此时二者受到的浮力, ∵, ∴, ∵, ∴前后排开水的体积:, ∴容器内水深:, ∵, ∴,故A正确、B错; ∵, ∴B在水中下沉至水底:, 即:, ,故C错; 金属块B在木块上漂浮,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 即:, 解得:,故D正确。
类型五、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5.木块A的体积为500cm3,质量为300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积
为100cm2,容器内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T; (4)若剪断绳子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取10N/kg)
【思路点拨】已知木块体积可求所受浮力,已知水的深度可求压强,根据二力平衡可求可求绳子拉力;绳子剪断后,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算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总体积减去排开水的体积就是减小的水的体积,从而算出减小的水深度,进一步算出水的深度,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 【解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A受力平衡可得:,即:
(4)若绳子剪断后,木块漂浮:
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
所以:
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浮力、液体压强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等问题,题目综合性较强。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g=10N/kg)
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答案】(1)由:得:;
(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   , 
;   (3),   由得:。
6.小明和小华用图所给器材做“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正确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 ;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 N; 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 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为 N,依据是:
;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答案】(1)擦干瓶上的水;2.4;0.6N(2)倒出螺母,将瓶子外面的水擦干;0.6;阿基米德原理(或F浮=ρgV) 【解析】(1)B、为了准确测量瓶子和螺母的重力,在测量前应擦干瓶上的水; C、弹簧秤2至3之间有5个小分度,即每一分度表示0.2N,则指针所指的刻度为2.4N。 D、由弹簧秤示数可读出拉力F=1.8N,物体在重力、拉力及浮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所受浮力F浮=G-F=2.4N-1.8N=0.6N。 (2)A、为了观察瓶子的上浮,故应将螺母倒出,减小瓶子的重力,并且为了准确应将瓶子外面的水擦干;C、由于瓶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其浮力应等于有螺母时的浮力0.6N。(也可由浮力公式F浮=ρgV分析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题目探究了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用弹簧秤量出瓶及螺母的重力,同时利用称重法,测出物体浸没时的浮力,可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取质量较小的瓶子,由于瓶子的体积不变,瓶子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所受浮力不变,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可得出上浮的条件。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9?永春县模拟)已知小球A能在水中悬浮,小球B能在水中下沉,小球C能漂浮在水面上,现将三个小球放在一只盒内,然后把小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里,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下降
B.只把小球B从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
C.只把小球C从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下降
D.任意把A、B、C三小球中的一个从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高度都不变
2.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3.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悬挂一个实心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浸没水中,而木块仍浮在水面,下面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B.铁球的重力等于铁球受到的浮力 C.木块和铁球重力之和等于木块和铁球受到的浮力之和   D.铁球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块的重力
4.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的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上下晃动
5.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A.沉入水底 B.悬浮水中 C.浮出液面 D.无法确定
6.一个大冰块放在水里,因为水不够深,所以冰块压到盆的底部,当冰全部熔解后盆内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位置不变 D.结论和冰的体积有关

7.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其状态如图所示,比较两者质量的大小,应该是(   )
A.甲比乙的质量大  B.甲、乙的质量一样大
C.甲比乙的质量小 D.若其中有空心的,就无法判断
8. A和B是密度为ρ=5×103kg/m3的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其质量为。若用细线把球和木块系住,则在水中平衡时如图所示,甲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乙浸没水中(g取10N/kg)。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B.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球之间的细线,B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的大小为4.8N
C.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球之间的细线,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6×10-4m3
D.如果剪断木块甲和A球之间的细线,A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0.2N
9. 已知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ρ1:ρ2=2:3,体积之比V1:V2=2:1,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之比F1:F2可能是(  )
A.     B.4:3      C.      D.2:1
二、填空
10.如图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甲、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________有关,若选甲、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________
有关。
11.一体积为1.0×10-4m3的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N,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若把物体A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8N,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12.有一个木块,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10g,若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___g酒精。(,,)
1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将物体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3,这个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kg/m3。
14.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3m3。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 (填“上浮”、
“漂浮”或“悬浮”),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g=10N/kg)
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其密度分别是和。甲金属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金属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使两金属球均浸没在水中。这时,甲、乙两金属球所受的浮力之比是________。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是________。
16.(2019?铁岭模拟)小明质量为50kg,周末他去游泳馆游泳,当他套着游泳圈在3m深水区休息时(游泳圈的重量忽略不计),他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_N,此时由于不小心,手牌滑落沉到池底,则手牌受到的压强为 ________Pa,然后他去掉游泳圈,潜入水中捞手牌,捞到手牌后,若他受到的浮力小于500N,若不做任何动作,他将在水中 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三、实验探究
17.测定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是:在几支试管内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再向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哪一个管中血液悬浮,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   根据上文的启示,利用下列器材:一个杯子、足够的水和食盐、一根玻璃棒、一支密度计。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个鸡蛋的密度。请写出:   (1)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用到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9春?厦门校级期中)如图为“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
(1)A图是为了测量物体的___________力的大小;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填“大”或“小”),通过两次读数差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就可以得出结论。
(2)图中的实验步骤有疏漏,正确的做法是在B图所示的步骤之前,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___________的重力的大小。
(3)该实验不能全面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
19.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在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柱形烧杯的过程中(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如下表所示(g=10N/Kg)
圆柱体浸入的深度h(cm)
0
0.6
1.2
1.8
2.4
3.0
3.6
4.2
4.8
6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3
2.85
2.70
2.55
2.4
2.4
2.4
2.4
2.4
2.4
根据表中所给的条件求:   (1)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为3.0cm时,其底面所受的压强;   (2)圆柱体的质量;   (3)圆柱体的密度。
20.如图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ρ水=1.0×103kg/m3。 (1)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多少?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B
【解析】当三个小球放在盒中漂浮于水面时,三个物体的总重力等于盒排开水的总重力,即:mAg+mBg+mCg=ρgV0 A、当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后,因小球A在水中悬浮则小球A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故A错误;B、因小球B在水中会沉至水底,则F浮+F支=mBg,所以F浮<mBg,也就是总的浮力比之前小了,所以V排变小,水面下降,故B正确;C、小球C在水中漂浮,说明F浮=mCg=ρgV排,小球拿走以后F浮还是mCg,因为两个物体都是漂浮,所以水面高度不变,故C错误;D、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然明确,只有将B拿出放入水中时,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会下降,而其余两个拿出放入水中时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木棍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ρ丙<ρ乙<ρ甲。故选C。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当气球和金属块在水中静止时,。将金属块和气球向上移一些,则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受浮力增大,此时,则金属块和气球向上运动。
5.【答案】A
【解析】小球重2N,放入水中后排开水重1.6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小球的浮力等于1.6N,又因为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
6.【答案】A
【解析】若水足够多时,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冰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即:,代入冰和水的密度(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可得:V排=0.9V冰;冰熔化为水,质量是不变的,即m冰=m水,ρ冰V冰=ρ水V水,代入冰和水的密度可得:V水=0.9V冰。由此可知,冰熔化为水后,水面是不变的。题中所说的情况是水不够深,冰块压到了盆的底部,此时冰块排水的体积比较少,即V排<V水(冰熔化为水的体积),水面会上升。
7.【答案】C
8.【答案】B
【解析】设甲和乙的体积为V,A的体积:,
物体A的重力:,
物体甲、乙的重力:。
(1)由甲图可知:,
∴,即: 解得:V=800cm3, 木块的密度:,故A错; 如果剪断木块甲和A球之间的细线,A球下沉, , A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故D错; (2)由乙图可知,, ∴,即:, 解得:, , , 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球之间的细线,B球下沉,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
故B正确; 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球之间的细线,乙木块漂浮,,
排开水的体积:, 露出水面的体积:,故C错。
9.【答案】BCD
【解析】这道题条件较少,不知道物体在水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因此需要对水中的两个小球的状态进行分类讨论。 (1)如果两个小球都沉入水中,根据公式,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等于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即:。
(2)如果两个小球都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因此浮力之比等于它们的重力之比   即:。
(3)如果一个球沉底,另一个球漂浮,这种情况下,密度大小的球下沉,
1球漂浮,浮力为:,
2球沉底,浮力为:,
两球所受浮力之比:。
二、填空
10.【答案】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11.【答案】2.8×103;1  【解析】;

12.【答案】8   【解析】将木块浸没在满杯水和满杯酒精中,溢出水和酒精的体积相等;
∴ ,

13.【答案】1.5×103    【解析】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由“称重法测浮力”得:,
由阿基米德原理:,
解得:。
14.【答案】上浮;20
【解析】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3×10-3m3=30N,
物体的重力G=mg=2kg×10N/kg=20N,
因为浮力>重力,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上浮;
当物体静止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为20N。
15.【答案】2:1; 8:9   【解析】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为,则有:,
 即: ,浮力之比,
,。
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  则:。
16.【答案】500;3×104;下沉   【解析】小明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手牌受到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3m=3×104Pa;若他受到的浮力小于500N,浮力小于重力,小明将下沉,故答案为:500;3×104;下沉。
三、实验探究
17.【答案】(1)设法让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则鸡蛋的密度就等于盐水的密度,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也就知道了鸡蛋的密度  
(2)物体悬浮时:且
18.【答案】(1)重;小; (2)空桶;(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没有换用其它液体或固体实验)
【解析】(1)图A是测物体的重力;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所以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2)为了比较F浮=G-Fc与G排=FD-G桶,所以应在B图之前先测出空桶的重力,(3)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而且此实验没有换用其它液体或固体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故答案为:(1)重;小; (2)空桶;(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没有换用其它液体或固体实验)。
四、计算
19.【答案】( 1)300Pa(2)0.3Kg(3)5×103Kg/m3
【解析】(1)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为3.0cm时,h=3.0cm=0.03m,   ∴ 。   (2)由表可知,当深度h为0时,也就是没入水之前测力计的示数为3N,这就是物体的重力。     ∴ 。    (3)分析:,而V物不知道,故应先求V物。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达2.4cm时, 圆柱体已全部浸入水中,此时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 F浮=3N-2.4N ∵   ∴ ∵ 全部浸入    ∴V物=6×10-5m3 ∴ 。
20.【答案与解析】(1)设A的体积为V、容器的底面积为S, A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甲图和乙图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
比较甲乙两图,,----① 同理,比较甲丙图,,----② 由①/②式可得:,此时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2)在丙图中,由于m1和A漂浮,可得:,
可得:
在丁图中,m2和A漂浮可得:,
可得:
因为:,
即:
解得:。
答:(1)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