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30 18: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2、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 )内容: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1953——1957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周恩来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材料二:
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 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八册)材料三: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对应,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等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 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轻工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食品、烟酒、家电、家具、五金、玩具、乐器、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等工业部门。 3、主要成就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鞍山钢铁公司(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新建
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武汉市民庆祝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4、意义: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国家领导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 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政协会议继续存在。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一五计划:
3、一五计划成就
4、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意义本课小结1、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2、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课堂练习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