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整式的加减说课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0 11:5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

一、说课标
1.所任初一学段的课程标准: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方程、不等式;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进行描述。
2.本单元的课程标准
①理解同类项的意义,会合并同类项。
②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合并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难点: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说学情
我所执教的是新初一的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和小学数学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整式的运算是由具体数学向形式数学的第一次转折,因此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而逐步学会计算。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设计
一、察下面单项式
5a与9a -5m与 6m-x与 8x 0与 5
有什么共同点?
2.思考: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二、下列每组式子分别是同类项吗?为什么?
(1) x与y; (2)a b与ab ;
(3)-3pq与3pq;
(4)a 与a ;
(5)a b与a bc;
设计意图: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思考:
(1) 100t-252t=
(2) 3x2+2x2=
(3) 3ab-4ab=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
(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
(1) 找同类项
(2) 合并同类项
设计意图: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
四:例1讲解
尝试训练一:
(1) 3x-8x-9x
(2) 5a2+2ab-4a2-4ab
(3) 2x-7y-5x+11y-1
设计意图: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六、教学评价
本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认知水平来确定的,借助多媒体增加练习量,从而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评价方面也采用了多角度多方式,如在运算过程中时采用小组内部评价和组间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使用板演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