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 教学设计 优质课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 教学设计 优质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30 21:26:3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的一首古诗,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体会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能感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思,在此基础上学习《石壕吏》,就更能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课文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是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传诵最广的一篇。同时也是一篇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叙事、抒发了情感的叙事诗。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精炼,全诗120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诗人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文本疏通、翻译学习难度不大,对作者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杜甫的现实主义和沉郁顿挫的文风认识尚浅;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感受不深;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诗中所描绘的苦难生活难以形成共鸣;无法独立品味诗中精炼的语言,阅读理解诗歌欠缺方法和经验,对语言的品析比较随意。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2.通过朗读,理解《石壕吏》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剧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对联: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幅对联里,猜猜他是谁”?(杜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古诗《石壕吏》。
【设计意图:引用朱德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其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2.背景资料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次年春,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这种表面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知识链接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既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和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石壕háo逾墙yú邺yè城戍老妪yù
挂罥(juàn)坳(ào)广厦(shà)庇(bì)突兀(wù)
(2)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见”同“现”,出现。)
(3)古今异义

对面
(4)一词多义




(5)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安得千万间广厦”。)
②被动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所……”,表被动。)三、朗读指导
读最后一小节,语调要高,语气要强,音色要亮。“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等词句要读得粗犷有力、铿锵雄壮。“死亦足”三字要特别用力,“足”字咬字要饱满,气息可延长。整个诗节读连贯,表现出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翻译: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翻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四、感知解读古诗
1、(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
一(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二(2-3):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4):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回家,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2)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在此基础上,理清这首叙事诗脉络。
明确:本文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是事件的高潮部分,诗的前四句是“妇啼”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
【设计意图:在故事复述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既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内容及写作脉络。】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4、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5、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个方面
第一:服役惨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家中困境:“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第三:被迫服役:“请从吏夜归。
6、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储蓄地予以揭露。
7、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8、这一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人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以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设计意图:强化基础,关注并规范书写;在背诵默写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做到准确无误。】
2、课外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外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