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部编教材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古诗中的第三首诗歌。文章篇幅不长,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及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语言朴实,通俗,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通过这首诗歌让学生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诗前已接触过不少古诗词,掌握了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如知人论世、诵读、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本篇诗歌的字、词、句意思。
过程与方法:学生先根据注释和词典,大致疏通文意,老师再做进一步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中蕴涵的强烈的同情弱者的人文精神,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理解并能简述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1)简述诗歌并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课文,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抽背之前所学课文
二、新课导入
白居易的诗浅近平易,我们曾学过不少他的诗,今天,我们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卖炭翁》。
三、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和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语言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卖炭翁》出自白居易《新乐府》组诗,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但当时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怀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两鬓(bìn)辗冰辙(niǎn)翩翩(piān)
两骑(jì)口称敕(chì)叱牛(chì)
一丈绫(líng)系(jì)
(2)通假字
①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辗”同“碾”,碾压。)
②系向牛头充炭直(zhí)(“直”同“值”,价钱。)
四、朗读指导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3.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五、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2)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六、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示例:一位老翁烧炭、运炭、卖炭未成,最终炭被抢夺的事情。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示例:地点在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卖炭翁的苦?
示例: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生活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运炭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心里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作者是怎样描述卖炭翁运炭的艰苦的?
示例:天寒——一尺雪。地冻——辗冰辙。人苦——人困牛饥、泥中歇。路遥——晓驾碳车、日已高。
3.这首诗揭露了“宫市”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你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这一点?
示例:“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示例:“辗”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示例:“翩翩”本意是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示例: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这首诗灵活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示例:诗中先以“两鬓苍苍”突出卖炭翁的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使得老翁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再以老翁的“衣正单”和夜来的“一尺雪”以及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老翁的“可怜”,从而又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七、课堂小结
《卖炭翁》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深思。学完这首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人,还有许多种田的、织布的、打渔的人们受到剥削、掠夺。
八、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九、板书设计
卖炭翁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