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30 20: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师画我也画》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本课是“模仿.造型.表现”课,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观察能力,抓住毕加索的绘画特点:把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人物结果,表现在同一画面的同一人物上,并尝试用此方法进行人物再创作绘画活动。 2、本课在学习方式上比较开放,通过直观的学生模仿大师作品和学生写实作品进行欣赏比较,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出大师作品风格,教师做总结,并根据此风格作示范,并且留少部分绘画内容由学生添加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学生会很快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欲望。 3、有以上一过程作铺垫,学生创作作业时给出作业要求,即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本课虽是模仿学习大师的绘画风格,但在了然其特点之后,学生的作业表现形式确是及其丰富的,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自然的使学生处于一个既有规矩,又宽松的教学环境之中,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毕加索和凡高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梵高丰富的笔触表现物象特征及作品的感受;怎形将毕加索造型上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教具准备:
1、学生学习用具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或中国画工具。
2、教师教具准备:课件、优秀作品、教师范画、相关教具。
五、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欢迎同学们步入严老师创意美术课堂。首先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谁能快速找出大师梵高的作品?好!我们今天就来学“大师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欣赏、抢答游戏活动。从而检查学生上一节课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回顾上一节第16课《画家梵高》谁来给我们简要的概括一下画家梵高?
(梵高:荷兰画家,37岁结束他坎坷的一生。从事绘画近十年的时间却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是荷兰继伦勃朗之后最伟大的画家。) 1、欣赏大师梵高作品:《星月夜》和《麦田上的乌鸦群》
提问:凡高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旋转、流动
提问:和你自己心目中的夜空一样吗?你印象当中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
生:梦幻、宁静
梵高绘画中线条表现方法适合表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哪些事物吗?比如:烟火、风吹柳条、流水等等。
总结:色彩对比强烈、有变化、有秩序的笔触表现出梵高内心世界的夜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设计意图:回顾介绍大师梵高,运用观察法找出梵高作品的特点为下一步学习另外一位大师毕加索做铺垫。
请学生打开书34页再次了解学生模仿大师梵高艺术语言的作品。猜一猜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大师他是谁呢?毕加索
提问:你对毕加索作品了解多少?有什么感受?
生:可笑、奇怪
教师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大师。在他很早以前也遵循写实风格后来经过他的思考:根据物象的特征、特点,不断尝试新的画法。最后形成独特的“立体派”风格。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得到人们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视频动画展示毕加索新观察、表现的方式
2、游戏:眼力大比拼
小组探究: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
对照小模特不同角度找出《多拉 玛尔肖像》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哪些是正面、半侧面、全侧面。了解毕加索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感受融在一幅画中这叫多视角观察。
总结:大师梵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梵高画出的星星好像在天空中旋转留下一条轨迹;毕加索从多视角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丰富想象。(我也想尝试一下导出课题下一部分:我也画)、
6、教师范画:(1)指名写生模特 (2) 教师示范
欣赏:小大师作品
7、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凡·高或毕加索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1)提出创作要求 (2)学生完成创作 (3)小组自评推荐 8、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师评
六、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我国本民族绘画大师徐悲鸿《奔马》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积极精神。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并鼓励学生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十一世纪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创新型人才。课后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用心去体会它们的美
七、板书设计:
∕有变化
凡?高 笔触 —有秩序 毕加索──全面分析
色彩丰富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