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20: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形状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2、知道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大。 
科学探究:  
1、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2、能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科学态度:  
1、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3、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4、了解薄壳形状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A4纸、双面胶、重物(书本)、蛋壳
【教学方法】探究——研讨法
一、激趣导入
1.师: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谁有办法让这张薄薄的A4纸立在桌子上,并能托起这支笔呢?
生:可以把纸折成拱形、波浪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师:谁愿来上台试试?
(一学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
师:他改变了什么,使这张薄薄的A4纸立在桌子上,并能托起这支笔呢?
生:纸的形状。
2、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形状一课((PPT2)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纸的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那么要想增加纸的承受力,我们就得想办法改变纸的形状。那么你想把纸折成什么形状呢?
生: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
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正三边形纸筒、正四边形纸筒、正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板书),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
既然要研究它们,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纸筒要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
生:纸筒的接头要一样多
生:纸要一样厚,否则就不公平。
师:大家讲得很好。也就是说我们折的纸筒要一样高,纸筒的接头要一样宽,纸要一样厚.
师: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PPT3)在这4个纸筒中,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这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吗?并思考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填写在实验报告单预测一栏内(PPT4)。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生:我们认为圆柱形纸筒第一,正三边形纸筒第二,正四边形纸筒第三,正六边形纸筒第四。因为我们知道好的建筑的柱子都是圆柱形的。
生:我们认为,正三边形纸筒第一,正六边形纸筒第二,正圆柱形纸筒第三,正四边形纸筒第四。因为三角形最稳固。
生:我们认为正六边形纸筒第一,正三边形纸筒第二,正四边形纸筒第三,圆柱形纸筒第四。因为正六边形有两个三角形所以最稳固。
纸筒形状
预测承受力 (排序)
实际承受力(排序)
正三边形纸筒
2 ??1 ??2 ??2
4
正四边形纸筒
3 ??4 ??3 ??1
3
正六边形纸筒
4 ??2 ??1 ??4
2
圆柱形纸筒
1 ??3 ??4 ??3
1
师:要想知道大家说得对不对,怎么办?
生:做实验!(大家齐声而响亮地回答。)
师: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我们的预测。
师:那么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向纸筒上加的重物要一个标准,要一样大,一样重。
师:都用我给你们准备的本子行不行?
生:行!
生:本子应该放在筒形的中间。
师:恩,摆放的位置应该注意。还有吗?
生:要一本一本的放。
师:假如我放到第10本时纸筒压坏了,筒形所承受的重量是几本?
生:只能算9本。
师:已经被压坏的纸筒能不能再做实验?
生:不能。
师:大家讲得很好.(出示实验友情提醒(PPT5))学生齐读(我们齐读一次)
1.书本一本一本地放,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
2.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
3.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
4.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
5.并做好记录填写在实际承受力一栏内。
师:下面各组进行实验.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本组实验的情况。
生: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正三边形纸筒顶三本,正四边形纸筒顶三本,正六边形纸筒顶四本,圆柱形纸筒顶七本。
生: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正三边形纸筒顶二本,正四边形纸筒顶四本,正六边形纸筒顶五本,圆柱形纸筒顶六本。
生: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正三角边形纸筒顶二本,正四边形纸筒顶三本,正六边形纸筒顶四本,圆柱形纸筒顶六本。
生: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正三边形纸筒顶一本,正四边形纸筒顶三本,正六边形纸筒顶四本,圆柱形纸筒顶五本。
师:接下来我们计算平均值,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师:通过以上数据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三正边形纸筒顶得最少,承受力最小,接下来依次是正四边形纸筒,正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顶得最多,承受力最大。
师:那我把它们实际承受能力由大到小的名次填到上表中(PPT6)。
师:是啊,薄形的材料经过我们“折形状”,本领就不同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原理。(PPT7)(把薄的材料弯曲或折叠,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相同。)
师:(PPT8)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实验的结果,从正三边形纸筒到圆筒,数字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想法?
生:截面图形的边数越多,承受力就越大。
师:你很善于分析数据阿,真棒。
师:(PPT9) 为什么圆筒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生:(PPT9)最多的边形就组成了圆,因为圆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圆筒的每一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很大的力。
师:(PPT10)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生:钢管做成口字形和瓦楞纸都是利用了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原理,这样做使物体耐用。
三、拓展
师:(出示鸡蛋)(PPT11),这是什么,鸡蛋牢固吗?
生:牢固。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蛋壳,你猜测下它能承受力有多本英语书?
生:能顶三十本。能顶四十本。
师:我们来试试。(演示蛋壳的承受力,学生活跃异常。)
师:(PPT11)鸡蛋的这种形状有一个优点,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散开来,所以能承受比较大的重力。建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他既美观漂亮,又坚固,节省材料。(PPT12—13-14)如美丽如帆的悉尼歌剧院北京网球馆、北京火车站大厅
科学家与建筑师的杰作让我们大开眼界,他们的灵感大都来自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善于观察,感受生活的美。
四、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
师: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各种形状的物体。(PPT15)出示四种基本形状(锥体、柱体、台体、球体)模型或实物,这是什么形状?
生:锥体、柱体、台体、球体
师:大多数物体是由台体、锥体、柱体、球体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PPT16)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师:你能说说(PPT17)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生:乌龟的基本形状是球体,金字塔基本形状是锥体,仙人柱的基本形状是柱体,台灯的基本形状是台体。这样做可以抵御狂风暴雨,保护自己,增加自身承受力,减少冲击力。
五、总结全课: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形状的认识有所提高, 课后将我们的课堂所学变为生活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