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拧螺丝钉的学问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拧螺丝钉的学问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20: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4.拧螺丝钉的学问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3.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4.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5.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
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二、制定依据(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轮轴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简单的机械。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轮轴生活会是什么样。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发现轮轴是简单机械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将较小的扭转力产生较大的扭转力;用较小的力移动或提升较重的物体;也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运动的形式,如变圆周运动为直线运动。从而使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容易、更轻松。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轮轴的了解,应该没有前面几种简单机械来的多。所以课堂上需要举大量的例子给学生,并让学生亲身经历轮轴的使用。同时,分析实验数据来认识轮轴的功效及作用。通过这一课的活动,还使学生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轮轴及其变形器械的性质与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常规积累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了斜坡这个简单机械?
学生举例并回答。
开放式导入
1. 游戏:比一比,谁能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提问:为什么使用了螺丝刀后就这么方便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螺丝刀这种简单机械!揭示课题:拧螺丝钉的学问(板书课题)
1. 学生进行游戏。
2.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一、 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请熟悉汽车方向盘的学生介绍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或看电视画面,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5.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这样类似的构造呢?
6.讲解:这些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1.学生介绍。
2.学生交流。
3.学生讨论并回答。
4.学生举例回答。

二、 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轮上小孔的大小一定要与轴的粗细相吻合。
2.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1)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2)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3)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4)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6.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1)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2)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6.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
7.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1.学生制作轮轴。
2.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轮轴。
3.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5.学生讨论研究。
6.学生解释原因。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简单机械?
(1)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2)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1.学生进行竞赛。
2.学生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 方法并用轮轴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3.学生观察课P9插图并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4.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
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