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天的台湾问题的形成1949年4月,国民党败退台湾。5月19日,颁布《台湾省戒严令》,台湾与大陆开始了近四十年的隔绝状态。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1)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一个代表团时,把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构想概括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2、两岸推进祖国统一的措施①1979年开始,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人民政府倡议“三通”,欢迎台胞来大陆;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开放措施;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拟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来取代原有“解放台湾”的口号,积极对台湾展开“和平统一”的攻势。对此蒋经国“总统”曾在声明中提及:“中华民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与中共政权交涉,并且绝对不放弃光复大陆解救同胞的神圣任务,这个立场绝不会变更。”而在4月4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中,前述蒋经国的谈话更进一步成为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的内涵。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隔绝到接触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绕道日本到祖国大陆采访,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图为:徐璐、李永得采访参观黄埔军校旧址。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图为:图为两岸亲人分别多年后相见喜极而泣。③1990年海基会成立,1991年海协会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④两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其核心含义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海协会(大陆)海基会(台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大陆有关方面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夫妇在新加坡董宫宴请辜振甫夫妇“汪辜会谈”所签协议资料图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第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第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第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第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七、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第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⑥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⑦2015年11月,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
两岸关系: 隔绝对立20世纪80年代
两岸关系:
材料一: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
材料二: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对话交流20世纪90年至今
两岸关系:
汪辜会谈陈江会谈密切交往九二共识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2、表现: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那一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政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的民众都被教育着共产党要“血洗台湾”,因此从很小开始我就有这种阴影,害怕真的被血洗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一般民众才慢慢开始从这阴影中走出来。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2005年1月 两岸民航飞机完成分离56年来的首次对飞。图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085抵达高雄小港机场。2008年7月 首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2008年12月15日,海、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两岸同胞翘首以待30年的“三通”基本得以实现。由此,两岸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各领域往来蓬勃发展,持续热络。
图为:在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投出了第一批直邮台湾的信函。寻亲70载 姐弟终相见。80岁的姐姐吴美珠终于和77岁的弟弟吴允才在福建厦门老家会面了,两人顿时抱头痛哭。【民间交往】台湾老兵魂归故里从包机到直航大熊猫“团团”“圆圆”在台北动物园和平使者从1987年底截至2008年10月,
台湾到大陆的同胞达5074万人次,大陆民众往来台湾达到185万人次。 从1979年截至2008年底,
两岸贸易达到86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达到77500家,到位资金超过480亿美元。 贸易往来人员往来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说的对吗?还有什么更重要的? 动脑筋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 。都是中华民族。 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台独",即"台湾独立运动"的简称,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外国势力策动和扶持,存在于台湾及海外的一种分裂主义思潮和运动。"台独"的实质,就是企图借助于外国势力的支持,以建立"台湾共和国"为最终政治目的,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把台湾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
"台独"势力炮制的"理论"主要是:第一,鼓吹"台湾法律地位未定","台湾不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问题",主张台湾问题国际化,引进外力达成"台湾独立";第二,宣扬"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鼓吹"台湾民族论",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一切联系;第三,歪曲国际法关于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的原则,提出"台湾住民自决独立"或"台湾前途由全体住民自决","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 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96票赞成、
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这是祖国大陆因应岛内外局势变化、遏制“台独”分裂、
争取和平统一目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