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21: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形状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2、知道不同的物体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不同。通过实验能明白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大,三棱柱的承受力最小。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折形状时,要注意掌握折形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科学书、A4纸、鸡蛋、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老师要发起一个小小的挑战,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2、老师这里有一张纸,看起来这张纸软绵绵的,你们能用这张纸将一本科学书支撑起来吗?
3、每组桌上有一张A4纸,请同学们尝试一下4、有的小组挑战成功了,让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5、看来,改变了纸的形状,可以增加其承受力。那么把纸折成不同形状,其承受力是否相同呢?
6、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折形状。(板书:折形状)
二、探究活动
(一)折形状
1、为了让纸具备较大的承受力,你们准备把纸折成哪些不同的形状?
2、请同学们每人取一张纸,把你们设想的形状折出来
3、学生汇报交流
4、同学们的设想真不少!为了便于研究,老师统一一下,今天我们把纸的剖面分别折成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这5种不同的形状,然后用它们来个承重大比试。
5、为了做到公平,你觉得折叠所用的纸张哪些方面应注意一下?
6、小组讨论
7、学生汇报
8、它们的高度是否应该一致?
9、:除了纸的厚薄、大小,高度应相同外,剖面图形的周长也应一样长。为了保证这些条件的一致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同样材质和大小的纸张,每张纸上还画有折叠线,同学们按线折叠就可以了,最后用双面胶黏连。下面老师为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0、学生折形状,教师巡视,手边准备备用纸,发现学生折得不好的重新折。
(二)测试承受力
1、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折叠,我猜大家迫切想要比试一下。
2、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觉得哪一种形状的纸筒承受能力最大?哪种最小?
小组讨论一下,不同形状承受力从大到小分别用序号1、2、3、4、5在实验记录单上标注一下。
3、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试它们的承受力呢?
4、那把科学书放到纸筒上时要注意什么?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PPT
①往上放书时要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撞击力
②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
③要一本一本地加,放稳后才能松手
④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⑤小组成员在6号指挥下依次对自己所折叠的形状进行测试。6号同学同时记录实验数据。
5、开始实验
6、教师巡视、指导(仔细看一下有没有小组的数据特别异常,这种小组的数据待会儿不要叫他们汇报,记下比较正常的几组让他们汇报)。
(三)汇报分析数据
1、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到了,哪个小组先来宣布?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把数据填入EXCEL表格(四舍五入函数已经设置好)。
2、由于存在误差,一组的数据还不能说明问题,请再汇报两组数据。
3、请同学们分析数据,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4、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最大!多边形纸筒,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四)应用
1、为了增大承受力,一些物体往往具备特殊的形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PPT
三、认识蛋壳承受力和薄壳建筑
1、同学们,我们还要进行一个比试,比什么呢?(出示PPT)比谁的力气大,怎么比?握鸡蛋,规则是:把鸡蛋握在手心里,注意握的时候不能局部用力,而是要整个手掌握紧鸡蛋。教师同时演示一下
2、小组学生轮流握鸡蛋
3、为什么看似脆弱的鸡蛋却握不碎?
5、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PPT(可能学生会说到薄壳结构,此时教师回应:你把这种结构的名称叫出来了,为什么这种结构很牢固呢?),因为鸡蛋有个特殊的形状,不管鸡蛋哪个地方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形状能把力均匀的分散开,这种形状又叫做薄壳结构。
6、建筑师们根据这种原理设计了许多薄壳结构的屋顶,这种屋顶可以做得很大、很薄,不但减轻屋面结构的重量,又能节省大量建筑材料。
四、拓展延伸(备用)
同学们,你们看,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接下来要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解决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和教学楼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所以有时候下雨天我们去体育馆活动很不方便,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试着在体育馆和教学楼二楼搭建一个既美观又牢固的通道吗?将你的想法画在实验记录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