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初步学会搭建两种基本形状的桥梁。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受力进行研究。
5.知道建造桥梁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能想办法改建承重力较差的平板桥引出斜拉桥。
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
学生能搭建桥梁,认识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形状有关。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给桥分类
1.谈话导入:周末的时候,老师出去游玩,见到一些美丽的景观,于是拍了下来,想不想看看?(1)出示大桥的图片。说说,从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2)这就是阿康四号桥。简单介绍:鄂尔多斯康巴什大桥(乌兰木伦河4号桥)位于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下段河道,桥梁全长1005米,主桥长800米,主跨为450米的双塔双索斜拉桥,桥宽37?米,塔高129?米,主跨和主塔采用钢结构,边跨和引桥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共有斜拉索68对,属于国内大型斜拉桥。?(3)板书课题:建桥梁。
2.师:你见过什么样的桥梁?请你在黑板上画一画。同学们能画出这么多桥,说明我们养成了平时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3.认识桥的结构:(1)图上这些桥都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由哪些部分构成?(2)生回答,师概括。(板书:桥梁结构:桥面桥墩)
4.桥的分类:(1)师质疑:大家仔细观察图上这些桥的桥面,这些桥的形状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是平的,有的是拱形,有的是铁索拉着。)(2)点拨:桥面表面是平的,叫做平板桥;表面是弯曲的叫做拱形桥;表面有绳索牵拉的叫做斜拉桥。(板书: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5.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同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PPT)欣赏各种桥梁(1)其实呀,有河流和山谷的地方我们常常能见到桥,放眼世界,古今中外也有很多的桥梁,以各自的特色文明于世,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形态各异的桥梁。
(2)出示图片,引导观赏。引导学生观察桥,在观赏的时候,注意这些桥在形状、材料、长度分别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
(3)补充介绍桥的分类:按形状分:平板桥,拱桥,吊桥;按材料分:木桥,砖桥,石桥,钢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按长度分: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二、引领探究,解决问题,了解桥的承受力。
1.师:因为不同的地形条件,决定了桥的形状不同。同学们,你们认为建桥梁最重要的是什么?(回答)建筑桥梁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坚固,也就是能承受很重的压力,简称为承重力(板书:承重力)我们就来仿照这三种形状桥面来建桥梁,研究这三种桥的特点与承重力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大?(学生猜测)你为什么这么想?你的理由是什么?)是不是这样,需要我们用什么来证明?(实验)
3.那我们应该怎么来做这个对比实验呢?(回答)为了实验的公平我们在比较两种桥梁承重时哪些条件必须相同?(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追问,如桥梁的长度,桥面怎么相同等等)?
4.师:下面我们就来比较平板桥和拱桥承重力的区别。刚刚大家说了桥梁的长度要一样,
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一样长度和高度的桥墩,用同样的纸做桥面,螺母做重物,为了重物的集中还给大家准备了这个小杯子把螺母均匀集中的放在杯子里,你们准备把杯子放在桥的什么位置啊?(中间)如果放入7个螺母桥都塌掉了,那桥的承重力是几个?塌掉时螺母数目减去一个就是该桥的最大承受力,得出数据后填写实验单。温馨提示:由于纸的特殊性使用一次后会变形出现褶皱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一张纸只搭建一次桥面。
?5.师:实验中我们需要三种不同分工——操作员,记录员,观察员,你们每个小组准备怎么实验怎么分工?现在开始讨论,讨论好迅速坐好,分好工坐好的组先来领材料。(领材料)
学生实验。
6.完成了的组请坐好,看一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学生汇报完成数据分析。老师在Excel
上进行数据比较。
7.在我们科学实验中为了实验的严谨性我们的实验操作都是取三次以上的数据,但是今天由于实验材料纸的特殊性我们每个组只有一个实验数据,但我们是八个小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的相同实验,有八个数据,所以数据是可信的。那大家看,八个数据又有不同,我们应该取哪个数据呢?(平均数)好,就按大家的要求取平均数。(平均数出来以后)你发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学生汇报)
8.小结:桥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板书),拱桥承重力强因为它把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平板桥承重力差,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三、有效拓展:
?1.师:既然平板桥不怎么结实,是不是都要改造成拱桥或吊桥呀??(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乡间小河造平桥,走船的造成拱桥,江、海上造吊桥,因地制宜。)拱桥这么坚固那是不是所有的桥都是拱桥呢?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桥都建成拱桥啊?(学生试着回答,对,当桥的跨度太大的时候,拱就要跟着变的太高。)?
四、制作“瓜皮桥”,比较“瓜皮桥”与瓜皮的承重力?
1.(出示一块拱形瓜皮,往上面加重物)提问:如果把瓜皮切开,拼成拱形,它的承重力与原来相比会有变化吗??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瓜皮桥”的承重力。?
4.讨论:在两次测试的比较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五、总结拓展:
课件出示三幅图:赵州桥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近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世界桥梁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长江上建成的苏通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主跨径的斜拉桥。目前,我国的造桥技术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中国人我们真感到自豪,也希望同学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掌握本领,成为一名桥梁专家,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桥是智慧的结晶,桥的奥妙无穷,桥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与你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可以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究身边的桥梁。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你的目光越远,心中的桥就越长。?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桥的世界,感受桥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吧。
板书设计:
3.建桥梁?
桥的结构:平桥??拱桥???吊桥???
?????????????????????????保持不变:?桥墩的距离????桥面的厚度????桥面的高度
????? 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承重力:拱桥>吊桥>平板桥
班 级 姓 名 时 间
实验名称 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3.建桥梁
实验器材 硬纸板、木块、胶带、绳子、铅笔、书本、垫圈
实验过程及数据 1.用硬纸板、书本等东西做一座平板桥、一座拱形桥; 2.用硬纸板、书本、绳子等东西做一府斜拉桥; 3.把盒子分别放在桥面上,盒内逐个放入垫圈,直到桥面无法承受为止。 名称可承受的垫圈数量(个)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注意:1.建平板桥时要用硬纸做桥面木块做桥墩,桥墩间的距离要和纸的长度一致。 建拱桥时,要把另一张硬纸做成拱形,放在平板桥下面,拱形的顶部与桥面挨住。 放垫圈的纸盒子要放在桥梁的中间,放垫圈时要轻。
实验结论 桥梁的承重力与桥梁的 有关。按承重力从大到小排序 > > 。
指导教师 王 芳 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