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30 21: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赏名画对话大师 寻合作深入学习
——小学美术研究课《大师画我也画》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年级】四年级
【版本】人美版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大师画我也画》一课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美版教材第八册中“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个内容。在美育的范畴中,认识并学会赏析世界名画、理解并感受艺术大师们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是一个重要内容。美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不过,创新不是意味要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应该在认识传统绘画风格、传承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加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基于孩子们平时接触此类知识点较少,他们会带着疑惑、带着好奇、带着兴奋来学习教材。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观察与欣赏、分析与对话、合作与学习,带着孩子们走近大师、走近世界名画、让他们了解以毕加索为主的不同大师们不同的艺术风格、绘画特点,了解毕加索的绘画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学习并模仿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方法进行创作,设计夸张大胆又有趣的作品。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比较,让学生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明确主要创作要求并尝试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认知欣赏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尊重大师、热爱艺术、培养自信。
【合作学习策略】
叽叽喳喳法、两人互查法、组际评价法。
【合作技能】
倾听、给予他人反馈。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与比较,了解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四个阶段,认识其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特色与成就。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合作技能,通过让孩子们自学、分析、评价等方法深刻理解作品并学习创作。
【材料准备】
相关资料、课件、范画、彩色砂纸、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会导入“大师”这个概念,“美术的范畴中,哪位画家才是你心目中的大师呢?为什么?”
2、 请你们回忆一下每位大师的作画风格,小组完成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对号入座”。(小组合作策略:叽叽喳喳法)
3、欣赏并分析,这六幅作品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复习曾经学过的欣赏课知识,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大师们作品的不同风格。)
4、展示学生作业“给汪老师画张像”,引出大师“毕加索”。
第二环节:组内自学,解决问题。
1、 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我14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今天第二项任务“走近大师”。(小组合作策略:两人互查法)
毕加索绘画风格分为哪几个阶段?
如何理解“像孩子一样画画?”
(设计意图:通过两位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提问、共同学习,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分析探究,突破难点。
1、出示教师“加工改造”后的范画作品,请学生观察回答:它们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作品吗?说明原因。







教师“变魔术”,展示贴纸覆盖下的立体主义风格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和刚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游戏,让学生明确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的特点,并能归纳出关键词:变形、错位、多角度拼凑等概念,解决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实践与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终极任务:仿毕加索立体主义人物画练习(油画棒砂纸画)。
(小组成员两两分组,根据教室内任意一位同学或老师的特点,完成一张画像。)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实效性,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设计的能力与主体创造性,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感、存在感与自信心。)
2、作品展示及“收藏”:你想“收藏”谁的作品?为什么?全班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请学生欣赏,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组合作策略:组际评价法)
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孩子们人格、情感和个体差异,并能潜移默化地把这样的评价理念影响到每个孩子。让他们知道,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张作品都是好的。只要他参与了努力了,他都是最棒的!教师要肯定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创意,期待他们自豪的微笑!)









第五环节:互动与延伸,情感渗透。
(设计意图:我希望每一节美术课都是轻松和快乐的,我希望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通过实践与游戏就能大胆的表现自己,不带一点压力,不带任何美术技法上严格的要求,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快乐中将自己创造性思维适时地得到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