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的小花瓶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陶艺系列课程中的一课。花瓶是用来盛放美丽植物的器皿。各种造型别致的花瓶装点着居室,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主人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为三个版面。一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对比,感受玻璃花瓶的晶莹剔透与陶艺花瓶的质朴简洁。二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习两种泥条成型法。第一种由下而上整齐环绕盘筑。第二种,借助其他物品,而泥条不规则的盘筑出花瓶的造型。三主要展示一组学生作品。《弯脖细口瓶》小作者可能是无意间偏移了瓶子重心,又有意识地找回重心而形成的弯脖子造型,作品的亮点在偶然间形成。《水纹装饰罐》以泥条盘出漩涡形水纹,装饰排列在瓶壁上,形成点与线、曲与直的对比效果。《鱼口瓶》以鱼的造型为创作灵感,从瓶的两侧分别用泥条盘出高低不同的双唇,造型质朴可爱。
二、说学生情况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通过《捏泥巴》《和妈妈在一起》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接触了陶艺,并掌握了简单的手捏成型法,以及揉、搓、压、刻等陶艺技法。根据以上学生学习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创新教育基本理念根据,新课标准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和装饰手法,并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欣赏、体会、探究的过程中,运用比较、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出造型别致的小花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创作中感悟陶艺作品的美感,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能将所学用于美化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观察法、欣赏法、体会法、探究法。
学法:比较法、交流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本课教材特点,及本班学生的认知情况。
教学重点:学习泥条成型的方法,创造一个造型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造型别致,装饰美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教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先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再把它拿出来玩一玩。想把它变成什么都可以。
教师示范怎样改变泥的形状。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感受泥塑的乐趣,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游戏探究: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玩泥游戏,你们发现泥巴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可塑性强。{教学意图:初步了解陶泥得得特性。}
(二)授新课:1、教师:古人也像你们一样,在玩泥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既有趣又实用的器皿来方便生活。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更漂亮,人们在器皿上添加了各种花纹,表现人物故事和动物等。现在,他们都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课件播放图片)
2、课件出示现代陶艺花瓶和玻璃花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泥来做一个别致的小花瓶。{教学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欣赏古人器皿,引导学生关注陶器的文化底蕴,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价值观。}
3、花瓶的构成:瓶口、瓶颈、瓶身、瓶底。
4、互动探究结构造型:游戏:花瓶大变身。
教师出示一个纸花瓶,通过请学生改变方向、减去花瓶的某一部分而改变花瓶的造型。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花瓶的变化。
教师总结:通过改变花瓶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可以把普通的花瓶变成造型别致的艺术品。{教学意图:通过平面纸花瓶的丰富变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花瓶的结构及造型方法。}
5、观察思考技法演示:出示18页两只花瓶的图片。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花瓶是运用哪些手法制作的?在玩泥的时候你也用到过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板书:泥条成型)
今天我们就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师演示:1、构思。2、做瓶底。3、盘筑瓶身。教师提问:老师是从下向上水平盘筑的,还可以怎样盘?(竖着盘、交叉盘)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观察,进行探究,在实践中解决重难点。直观介绍了解泥条成型花瓶的制作过程。}
6、装饰设计,技法点拨:提问:我们只做了花瓶的外形,怎样让它变得更加别致?
添加法(2)删减法(3)组合法
7、观察欣赏:出示各种造型的花瓶。{引导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构思。}
八、艺术实践:实践要求:1、小组合作构思完成一件作品。2、运用泥条成型法,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小花瓶。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设计的花瓶造型是否别致、实用,在技法上给予帮助。
{教学意图:在实践中体会泥塑的快乐,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创造表现造型别致的小花瓶。}
九、自评互评课堂小结:教师给每个人发一朵小花,引导学生互评。
提问:你用了那种方法装饰制作?哪里的设计你最满意?
看,我们做的小花瓶多别致呀!把它摆在书桌上、电脑旁、窗台上,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教学意图:用插画的方法互评,不但能调动学生自评、互评的积极性,还起到美化作品的作用。}
十、 延伸拓展:教师: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精美的泥条花瓶,其实泥条还可以做成各种有意思的造型。
课件出示欣赏图片。{教学意图:突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表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十一、说板书设计: 别致的小花瓶
可塑性强
泥条成型
装饰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简单明了,抓住橡皮泥的特点,掌握方法,学生一目了然。)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学习泥条成型的方法,创造一个造型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造型别致,装饰美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教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先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再把它拿出来玩一玩。想把它变成什么都可以。
教师示范怎样改变泥的形状。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感受泥塑的乐趣,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游戏探究: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玩泥游戏,你们发现泥巴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可塑性强。{教学意图:初步了解陶泥得得特性。}
(二)授新课:1、教师:古人也像你们一样,在玩泥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既有趣又实用的器皿来方便生活。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更漂亮,人们在器皿上添加了各种花纹,表现人物故事和动物等。现在,他们都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课件播放图片)
2、课件出示现代陶艺花瓶和玻璃花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泥来做一个别致的小花瓶。{教学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欣赏古人器皿,引导学生关注陶器的文化底蕴,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价值观。}
3、花瓶的构成:瓶口、瓶颈、瓶身、瓶底。
4、互动探究结构造型:游戏:花瓶大变身。
教师出示一个纸花瓶,通过请学生改变方向、减去花瓶的某一部分而改变花瓶的造型。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花瓶的变化。
教师总结:通过改变花瓶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可以把普通的花瓶变成造型别致的艺术品。{教学意图:通过平面纸花瓶的丰富变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花瓶的结构及造型方法。}
5、观察思考技法演示:出示18页两只花瓶的图片。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花瓶是运用哪些手法制作的?在玩泥的时候你也用到过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板书:泥条成型)
今天我们就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师演示:1、构思。2、做瓶底。3、盘筑瓶身。教师提问:老师是从下向上水平盘筑的,还可以怎样盘?(竖着盘、交叉盘)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观察,进行探究,在实践中解决重难点。直观介绍了解泥条成型花瓶的制作过程。}
6、装饰设计,技法点拨:提问:我们只做了花瓶的外形,怎样让它变得更加别致?
添加法(2)删减法(3)组合法
7、观察欣赏:出示各种造型的花瓶。{引导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构思。}
八、艺术实践:实践要求:1、小组合作构思完成一件作品。2、运用泥条成型法,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小花瓶。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设计的花瓶造型是否别致、实用,在技法上给予帮助。
{教学意图:在实践中体会泥塑的快乐,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创造表现造型别致的小花瓶。}
九、自评互评课堂小结:教师给每个人发一朵小花,引导学生互评。
提问:你用了那种方法装饰制作?哪里的设计你最满意?
看,我们做的小花瓶多别致呀!把它摆在书桌上、电脑旁、窗台上,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教学意图:用插画的方法互评,不但能调动学生自评、互评的积极性,还起到美化作品的作用。}
十、 延伸拓展:教师: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精美的泥条花瓶,其实泥条还可以做成各种有意思的造型。
课件出示欣赏图片。{教学意图:突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表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十一、说板书设计: 别致的小花瓶
可塑性强
泥条成型
装饰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简单明了,抓住橡皮泥的特点,掌握方法,学生一目了然。)
讲课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