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教学课件
漏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陈清漳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同学们听说过“漏”吗?这“漏”可把老虎和小贼吓得不轻!
这“漏”到底是什么呢?快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婆 脊”等8个字,会写“漏 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3.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pó
jǐ
zòng
mò
diān
jiāo
整体感知—— 我会读
婆
山
要
水
旋
zéi
xuán
放
婆
脊
盗
莫
倒
胶
转
纵
贼
颠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脊背:
走南闯北:
粘胶:
旋风:
不甘心: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螺旋状运动的风。
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漏
喂
胖
厉
抱
架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驴
粘
贼
胶
狼
偏
莫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思考“贼”和“老虎”是怎样被“漏”戏耍的,并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第1-9段)
第二部分
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对方吓昏了过去。(第10-18段)
第三部分
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第19-20段)
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漏”是什么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老爷爷老婆婆是怎么说漏的?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爷爷老婆婆所说的“漏”其实指的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这个“漏”可把做贼心虚的老虎和贼吓惨了!他们两个听到“漏”这个字,怎么想的?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他们认为“漏”是什么?
一个人、或者一只猛兽
深入探究——“漏”是什么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最有趣的是,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老虎听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在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此时此景,你会想到了中国一个成语:
做贼心虚。
深入探究——“漏”是什么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仔细读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思,说来给大家听听。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这段最有趣。
想一想,下那么大的雨,老虎驮着贼,在雨中惊慌失措地狂奔。吓破胆的贼像粘胶一样紧紧贴在老虎身上,抱住老虎的脖子不放,想甩都甩不掉。最可笑的是他们是被一个不知何物的“漏”给吓的!
深入探究——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虎和贼又回去偷驴,被对方吓破胆,滚下山坡,这部分更为可笑。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抬头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势往下滚。”
深入探究——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那些都不算什么,两个人摔下山坡,看到彼此,被对方吓昏才最有趣。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们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深入探究——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他们为什么已经看清了对方,还被吓昏了过去呢?
人本来就很害怕老虎,老虎也非常害怕人的。
他们一直惊魂未定,做贼心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分角色,用幽默的语气读出这一部分内容,读生动,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本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漏”是?
贼、老虎:“漏”指一只怪兽
老婆婆老奶奶:“漏”指“漏雨”
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贼(zhéi zéi) 莫(nò mò) 颠(diān dān)
胶(jāo jiāo) 旋(xüàn xuàn) 纵(zònɡ zhònɡ )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
√
√
√
√
√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有感情朗读,互相评价。
2.根据课后三题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