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电解水制氢气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 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N2(g) 与H2(g) 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图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中1 129 kJ为该反应过程的活化能
B. N2(g)+3H2(g)?2NH3(g)ΔH=2(324+389+460﹣1129)kJ·mol-1
C. 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 N2(g)+3H2(g)?2NH3(g)ΔH>0
3.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H3OH(l)+O2(g)===CO2(g)+2 H2O(l) ΔH=+725.8 kJ·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
C.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8 kJ·
D.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
4.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s)+O2(g)===CO(g)ΔH=﹣393.5 kJ·
B. 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1.9 kJ·
C. 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
D. 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
5.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 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
C. 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
D. 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6.25℃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 kJ(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N2的转化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无法确定
7.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③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
A. -488.3 kJ·mol-1
B. -191 kJ·mol-1
C. -476.8 kJ·mol-1
D. -1 549.6 kJ·mol-1
8.白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白磷(P4)分子结构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自燃
B. 白磷、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C. 31 g白磷中,含P—P键1.5 mol
D. 已知P4(白磷,s)+3O2(g)===2P2O3(s) ΔH=-QkJ·mol-1,则白磷的燃烧热为-QkJ·mol-1
9.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⑥⑦
10.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 kJ·mol-1,则x的值为( )
A. 460
B. 920
C. 1 165.2
D. 423.3
11.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观点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 加大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煤炭燃料的供应量,以缓解石油危机
C. 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 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12.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 ΔH=-392 kJ·mol-1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
C(s)+H2O(g)===CO(g)+H2(g) ΔH=131 kJ·mol-1①
2CO(g)+O2(g)===2CO2(g) ΔH=-564 kJ·mol-1②
2H2(g)+O2(g)===2H2O(g) ΔH=-482 kJ·mol-1③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 不能节约燃料,但能使炉膛火更旺
B. 虽不能使炉膛火更旺,但可节约燃料
C. 既可使炉膛火更旺,又能节约燃料
D. 既不能使炉膛火更旺,又不能节约燃料
13.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
B. 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C. 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14.能源划分的方法很多,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有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有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在生能源等。下列关于能源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常规能源
B. 电能是一次能源
C. 潮汐能是可再生能源
D. 煤炭是清洁能源
1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2(g)+3H2(g)2NH3(l) ΔH=2(a-b-c) kJ·mol-1
B. N2(g)+3H2(g)2NH3(g) ΔH=2(b-a)kJ·mol-1
C.N2(g)+H2(g)NH3(l) ΔH=(b+c-a)kJ·mol-1
D.N2(g)+H2(g)NH3(g) ΔH=(a+b)kJ·mol-1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字母):________。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NaOH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ΔH=-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17.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 NaOH 的原因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盐酸或硫酸和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NaOH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1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NaOH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则x=______。
(3)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1;
现有:①稀H2SO4与Ba(OH)2(aq) ②浓H2SO4与Ba(OH)2(aq) ③稀HNO3与Ba(OH)2(aq)反应生成1 mol H2O(l)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三者由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P—ObkJ·、P==OckJ·、O==OdkJ·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
20.已知:450 ℃时,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将0.050 mol SO2和0.030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测得c(SO3)=0.040 mol·L-1,计算此过程中放出的热量________。
21.乙炔(C2H2)气体的燃烧热为ΔH=-1 299.6 kJ·mol-1,分别写出表示乙炔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
N2(g)+O2(g)===2NO (g) ΔH=180.0 kJ·mol-1
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
2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Zn(s)+O2(g)===ZnO(s) ΔH1=-351.1 kJ·mol-1
②Hg(l)+O2(g)===HgO(s) ΔH2=-90.7 kJ·mol-1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太阳能是清洁的新能源,为了环保,我们要减少使用像煤炭这样的常规能源而大力开发新能源。
(1)划分下列能源的类别。
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
(2)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消除大气污染,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化学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图,该设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煤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不是煤中的全部化学能,因为其主要燃烧产物CO2中仍有化学能,A正确;电解物质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TNT(三硝基甲苯)爆炸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C正确;镁条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光能,D正确。
2.【答案】C
【解析】Ⅰ中1 129 kJ为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24+389+460)kJ,该反应过程的活化能为1129 kJ﹣(324+389+460)kJ,故A错误;由图可知N2(g)+3H2(g)?2NH3(g)ΔH=2 kJ·mol-1,故B错误;Ⅰ为共价键的断裂、Ⅱ、Ⅲ、Ⅳ为共价键的形成,图像中Ⅱ、Ⅲ、Ⅳ三个过程均是能量降低的变化,所以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由图可知最终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是放热反应,N2(g)+3H2(g)?2NH3(g)ΔH<0,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甲醇燃烧放热,焓变为负值,故A、D错误;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2 mol甲醇燃烧放热1452 kJ,故B正确。
4.【答案】B
【解析】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生成CO2,故A错误;由二者燃烧热数值可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故B正确;图像中1.9 kJ·,是金刚石和石墨能量差,不是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反应过程中中间产物与石墨能量之差,故C错误;等物质的量金刚石和石墨相比,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的层内共价键键长比金刚石的键长短,作用力更大,破坏化学键需要更大能量,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H2O,水的化学式为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故A错误;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且燃烧后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故B正确;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但乙醇为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石油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N2的物质的量进行解答。
设反应的N2的物质的量为x,则
x=mol
则N2的转化率=×100%=×100%=25%
7.【答案】A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C(s)+2H2(g)+O2(g)===CH3COOH(l)实质上是反应②×2+反应③×2-反应①,即所求的反应热ΔH=ΔH2×2+ΔH3×2-ΔH1=[-393.5×2+(-285.8)×2-(-870.3)] kJ·mol-1=
-488.3 kJ·mol-1。
8.【答案】D
【解析】燃烧热是指在25 ℃、101 kPa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白磷燃烧产物中最稳定的化合物是P2O5(s),D不正确;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1 mol P4中含6 mol P—P键,31 g P4为0.25 mol,含1.5 mol P—P键,C正确。
9.【答案】A
【解析】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需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需用烧杯盛放反应液及碎泡沫塑料,故选A。
10.【答案】A
【解析】Si晶体与金刚石相似,一个硅原子与4个硅原子成键,每个化学键被两个硅原子共用,每消耗1 mol Si需要断裂2 mol的Si-Si;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和4个O原子成键,生成1 mol SiO2形成4 mol Si-O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先破后立,所以由键能可计算反应的焓变,即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ΔH=2×176 kJ·mol-1+498.8 kJ·mol-1-4xkJ·mol-1=-989.2 kJ·mol-1,x=460 kJ·mol-1。
11.【答案】B
【解析】煤是化石燃料,不能再生,因此要合理科学开采,而不能加大开采速度,B错误;新能源是指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因此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A正确;二氧化硅可以制作光导纤维,C正确;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属于新型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向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将对应反应①×2+②+③,可得2C(s)+2O2(g)===2CO2(g),其反应热ΔH=131 kJ·mol-1×2+(-564 kJ·mol-1)+(-482 kJ·mol-1)=-784 kJ·mol-1,即当1 mol C完全燃烧时放出392 kJ的能量,相比O2与固体C的接触更充分,使炉膛火更旺。
13.【答案】B
【解析】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mol-1,A错误;在恒压条件下,ΔH(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B正确,C错误;如C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定,D错误。
14.【答案】C
【解析】A项,常规能源是人类利用多年且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电能等,核能不是常规能源,错误;B项,电能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二次能源,错误;C项,潮汐能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可再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正确;D项,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不属于清洁能源,错误。
15.【答案】A
【解析】图中只能表示mol N2(g)与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NH3(g)时放热(b-a)kJ,ΔH=-(b-a)kJ·mol-1,生成1 mol NH3(l)时放热(b+c-a)kJ,ΔH=-(b+c-a)kJ·mol-1,C和D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反应物消耗量扩倍时,焓变也对应扩倍,A正确,B错误。
16.【答案】Ⅰ.(1)5.0 (2)a、b、e
Ⅱ.(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2)①4.0 ②-53.5 kJ·mol-1 ③acd
【解析】Ⅰ.(1)配制0.50 mol·L-1245 mL NaOH溶液,实验室无245 mL容量瓶,需选用略大规格的250 mL容量瓶,则m(NaOH)=n(NaOH)×M(NaOH)=c(NaOH)×V(NaOH)×M(NaOH)=250 mL×10-3L·mol-1×0.50 mol·L-1×40 g·mol-1=5 g。
(2)NaOH固体易吸湿,称量时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 a、b、e正确。
Ⅱ. (1)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得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或用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2)1、2、3、4次实验的终止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分别为4.0 ℃、6.1 ℃、3.9 ℃、4.1 ℃。第2组数据与其他三组数据相比,6.1 ℃有悬殊,舍去。其余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4.0 ℃。由于0.5 mol·L-1H2SO4(aq)和0.5 mol·L-1NaOH(aq)的密度为1 g·cm-3,故m[H2SO4(aq)]=ρ[H2SO4(aq)] ×V[H2SO4(aq)]=1 g·mL-1×30 mL=30 g,m[NaOH(aq)]=ρ[NaOH(aq)] ×V[NaOH(aq)]=1 g·mL-1×50 mL=50 g,混合后溶液总质量为80 g。中和后的 [m(NaOH)+m(H2SO4)]×c×(t2-t1)。由于中和热为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ΔH=-×10-3kJ·mol-1≈-53.5 kJ·mol-1;测定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差,热量有损失,如多次加入溶液、温度计测完碱溶液后直接测酸的温度,造成起始温度数值偏高等原因,选项a、c、d正确。
17.【答案】(1)偏小
(2)偏小
(3)偏小 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解析】(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 HCl的量,则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计上面的残液与氢氧化钠反应,若无此操作步骤,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小。
(3)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18.【答案】(1)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盐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2)7
(3)ΔH2<ΔH1<ΔH3
【解析】(1)盐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2)实验2中NaOH的浓度增加为实验1的2倍,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实验1中的2倍,溶液升高的温度也应该是实验1的2倍,即温度差是7 ℃。
(3)57.3 kJ·mol-1是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 mol H2O(1)和可溶性盐时对应的中和热,当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生成沉淀也会增加放出热量,ΔH1<-57.3 kJ·mol-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ΔH2<-57.3 kJ·mol-1;相比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的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综合可得ΔH2<ΔH1<ΔH3。
19.【答案】(6a+5d﹣4c﹣12b)kJ·
【解析】由题意,各化学键键能为P—PakJ·、P—ObkJ·、P==OckJ·、O==OdkJ·。反应热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即ΔH=6akJ·+5dkJ·-(4ckJ·+12bkJ·)=(6a+5d﹣4c﹣12b)kJ·。
20.【答案】3.932 kJ
【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题目书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SO2物质的量进行解答。
c(SO3)=0.040 mol·L-1,n(SO3)=0.040 mol,n(SO2)=0.040 mol。
设放出的热量为x,
x=3.932 kJ
21.【答案】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
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
【解析】首先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标出状态,最后计算出焓变。先写出2C2H2+ 5O2===4CO2+2H2O,后改为2C2H2(g)+5O2(g)===4CO2(g)+2H2O(l) ΔH=-QkJ·mol-1,由(C2H2)燃烧热为ΔH=-1 299.6 kJ·mol-1知Q=2 599.2。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为1,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前者也可用后者表示。
22.【答案】631.5 kJ·mol-1
【解析】反应的焓变: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设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x,有:946 kJ·mol-1+497 kJ·mol-1-2x=180 kJ·mol-1,x=631.5 kJ·mol-1。
23.【答案】-260.4 kJ·mol-1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反应方程式,方程式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焓变。目标反应方程式可由(①-②)得到,则ΔH3=ΔH1-ΔH2=-351.1 kJ·mol-1-(-90.7 kJ·mol-1)=-260.4 kJ·mol-1。
24.【答案】(1)
(2)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太阳能辐射→化学能→热能
(3)化学能 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经化学反应重新组合,使之变成CH4、CH3OH、NH3等
【解析】(1)一次能源是指没有经过转化,而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薪柴、铀、风力;二次能源则是经过转化的能源,如:汽油、酒精、液化气、煤气、蒸汽、电、热水。燃料能源是以燃烧形式被人类利用的能源,而非燃料能源则是以其他形式被利用的能源。
(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生物能来自植物,可以再生,但其共同点是它们的能量最初都来自于太阳能。
(3)该设想是利用太阳能将燃烧产物重新转化为CH4、CH3OH、NH3等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