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科学四上《3生命在于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科学四上《3生命在于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21: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2、能举例说出人体运动前后发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学情分析
在思维上,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会注重可感受的直观视频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使静态的事物活动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力求顺应学生的思维层次与过程。在内容上学生在通过前面《动物运动会》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通过运动发现运动前后的变化。从而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活动以便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难点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坚持执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形成问题
导入:
师:我们举行过“动物运动会”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跑、跳、爬、游、飞。那么你知道动物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四位同学做一个游戏——老鹰捉小鸡。其他同学观察这个游戏,来感受一下动物运动的目的。
教师出示游戏要求。(一位同学扮演老鹰尽可能抓住小鸡,一位同学扮演鸡妈妈张开双手保护鸡宝宝,三位同学扮演鸡宝宝在鸡妈妈的身后躲避老鹰的抓捕。)
请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提出本课核心问题:人为什么要运动。
活动2【讲授】小组合作,感受运动
1、提出猜想、假设问题
你觉得运动前后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2、教师指导测量运动前数据
师:请大家想想怎样测量心跳呢?
测心跳时先找到心脏的位置,在胸腔中心偏左一点的位置。
如果摸不到心跳的位置可以使用工具——听诊器。
教师计时30秒。学生集体测量心跳。并填入活动记录单中。
教师指导呼吸的测量。
在安静的情况下,我们感受呼吸。可以用手放在口鼻处感受呼吸。注意:一呼一吸算一次。
教师计时30秒,学生测量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3、学生运动
学生任选两种运动——蹲起和俯卧撑其中一个进行运动。
教师出示运动标准和活动要求并做指导。

蹲起运动标准
双手交叉抱头,双脚与肩同宽蹲在原地;双脚原地不动,双手抱头起身站直再蹲下。完成1次
俯卧撑运动标准
双手撑地,手指向前,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至开始姿势为完成1次。
出示活动步骤:
(1)? 每位同学任选一个做为自己的运动项目。
(2)? 听到老师口令开始和结束。并记录自己的数量。
(3)? 老师计时先测量心跳,后测量呼吸。
(4)? 填写表格剩下的内容。
老师计时并发出口令,集体测量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
4、交流汇报,形成结论
请每组中运动比赛获胜的利用实物投影让说说运动前后的变化。
老师记录六组数据,制成柱状图显示在大屏幕上。
师:请大家观察柱状图说一说运动前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分析、交流。
师:这是我们运动1分钟产生的变化。如果我们坚持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后我们的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由于长期运动对心脏进行锻炼。
观看长期运动变化视频。思考经常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师:由此可见,我们的运动对人类健康是有好处的。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活动3【活动】制定计划,坚持锻炼
教师过渡: 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请大家观察大屏幕中的图片,有没有发现这些运动员身体特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由于运动员经常锻炼相应部分。
我们则需要对全身进行锻炼,来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运动计划。让我们一起来制定合适自己的锻炼计划吧。
1、 出示一份运动计划,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2、 把合适自己的运动计划填入到自己设计的运动日历上。
3、坚持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