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认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读图7.20和图7.24,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中国、印度,说出它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2)找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
(3)找出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濒临南海的国家。
2.阅读材料和图7.21,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最窄处仅37千米,水深25-150米,可以通过载重25万吨的巨轮。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历史达两千多年,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马六甲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有专家预测,一旦马六甲海峡关闭,全球近一半的海上运输将受到影响。
探究二:探究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图甲)及“A、B两地气候图”(图乙),完成下列活动。
图甲 图乙
(1)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2)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对农业的影响?
(3)东南亚是世界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探究三: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及所在国家。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金边
万象
曼谷
仰光
2.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的名称。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
有利条件: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 ;
C. 。
弊端:
A.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B. ;
C. 。
探究四: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地的优势条件。
近些年来,许多中国人出境旅游选择了东南亚。搜集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人们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
距离: 。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
景观: 。
华人和华侨人口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
语言文化: 。
其他: 。
【知识梳理】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______,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就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 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有大小岛屿 个,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东南亚位于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的“___________”上。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 洲、 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重要的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_____带,以 和 气候为主,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于 气候。
2.东南亚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三、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
1.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 的特点。地势具有 高 低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及 。
四、热带旅游胜地
1.东南亚是海外 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东南亚是近些年来旅游的一大热点地区,主要的旅游胜地有缅甸仰光的 ;印度尼西亚的 ;柬埔寨的 ;越南的 ; 还有“花园城市”之称的 。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1.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2.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
3.图中序号代表的四条河流中,表示湄公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经济作物中,不可能在图示区域大面积种植的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甘蔗 D.椰子
看了喜剧电影《泰囧》之后,平时喜爱旅游的大连的罗女士对到“新马泰”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3题。
5.罗女士在到该地区旅游前准备的出行物品中不需要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6.罗女士游览期间,她对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 )
A.环境优美洁净,不愧是“花园城市”
B.气候湿热,水上市场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观
C.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是新加坡的象征
D.商店里摆满了产自当地的苹果、梨等水果
7.下面是罗女士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到的一些旅游景观图片,请你帮她挑出属于泰国的一幅是( )
A. B.
C. D.
读“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8.漂流瓶顺澜沧江可流到( )
A.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湄公河 D.湄南河
9.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
A.河流沿岸地区 B.东部地区
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 D.北部地区
10.下面关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B.中南半岛的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
C.高山、大河相间分布,呈东西走向
D.地势南高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11.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
A.仰光、曼谷、万象 B.河内、金边、曼谷
C.河内、万象、仰光 D.万象、金边、河内
12.小明同学暑假去东南亚旅游,回来告诉你一些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看到了“花园城市”,真漂亮!
B.坐小船在越南的水上市场买东西
C.参观了吴哥窟
D.曼谷位于湄公河畔
13.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拉丁美洲 C.北非 D.西亚
14.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范围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B.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东南亚范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D.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15.下列4幅图中示意马六甲海峡的是( )。
A. B.
C. D.
读“东南亚图”,据图回答以下2题。
16.有关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代表的国家是菲律宾,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②处是南海,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③处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 ④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图示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18.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应正确的是( )
A.椰子──印度尼西亚 B.棕榈油──菲律宾
C.石油──马来西亚 D.天然橡胶──泰国
读“东南亚部分图”回答以下3题。
20.A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
A.水稻 B.橡胶 C.棕油 D.椰子
21.B海域是( )
A.南海 B.阿拉伯海 C.地中海 D.东海
22.有关C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B.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和大洋洲的界线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23.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4.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A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5.下列物产中,东南亚地区较缺乏的是( )。
A.稻谷 B.天然橡胶 C.锡矿 D.棉花
26.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
二、综合题
27.该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相当重要,其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东盟国家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东盟国家的总体自然特征。
(2)简述东盟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
(3)该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4)从区域开放性的角度,简述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开展哪些合作?
对中国而言:______________。
对东盟国家而言: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解析:1.从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可知,其河流主要为南北走向,从而推断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答案选C。2.中南半岛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故答案选C。4.棉花适于生长在炎热干燥且有稳定灌溉水源的气候条件下,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棉花的生长,适于天然橡胶、甘蔗、椰子等热带作物的生长。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5.东南亚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所以不需要准备御寒衣物。故答案选B。6.新加坡环境优美洁净,被称为“花园城市”。故答案选A。7.C图是泰国的水上市场。
8.答案:C 9.答案:A
解析:8.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9.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
10.答案:A
解析: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其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东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它们的首都分别是仰光、万象、河内。
12.答案:D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泰国的曼谷位于湄南河畔,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A
解析: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
14.答案:D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1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的相关知识。从图中看出,A是白令海峡,B是马六甲海峡,C是麦哲伦海峡,D是直布罗陀海峡,故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选B。在做此题时要认真读图,通过一些明显的标志来区分和辨别不同海峡的特点。
16.答案:C 17.答案:A
解析:16.图中③处不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故答案选C。17.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因为东南亚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水分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18.答案:A
解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较少,便于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水稻生产,东南亚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19.答案:D
解析:菲律宾是椰子的最大生产国;泰国是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20.答案:C 21.答案:A 22.答案:D
解析:20.目前,世界上产棕油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世界上上产蕉麻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世界上产黄麻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世界上产天然橡胶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图中A国是马来西亚。21.B海域是我国的南海。22.C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2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故本题选A。
24.答案:C
解析:东南亚的陆地组成部分是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由于气候优势,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而同样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南亚地区不种植棉花,故选D项。
26.答案:A
解析: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尼、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既有热带雨林气候又有热带季风气候。
27.(1)马来 苏门答腊 太平 印度
(2)欧 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大洋 北美 南美
(3)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海运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日本本国石油贫乏,所需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中东波斯湾沿岸,由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航线必经过马六甲海峡。
28.(1)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石油、天然气。(2)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大部分国家位于热带(低纬度);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交汇处。(3)该区地处三大板块交汇处(地处全球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降水多,地形复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次生灾害频发。(4)对中国而言:加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输出;从东盟获取资源和能源;扩大市场。对东盟国家而言: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