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1 以亚洲为例,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及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列活动。
1.半球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海陆位置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和大洲?
(2)读图,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
大洲 位于亚洲的方位 与亚洲的分界线
欧洲 在亚洲的 方 山脉 河 海 山脉 海 海峡
非洲 在亚洲的 方 运河
北美洲 在亚洲的 方 ______海峡
大洋洲 在亚洲的 方
3.经纬度位置
观察计算亚洲所跨经纬度。
总结:地理学中,区域地理位置一般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请你概括出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探究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对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阅读教材P3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回答下列问题。
1.读“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读图,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读图,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探究3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其依据。
哪些方面可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观察七大洲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这七个大洲中,哪个大洲面积最大?
(2)观察亚洲的范围图,估算亚洲所跨的纬度大致是多少?
(3)观察亚洲的范围图,计算亚洲东西距离大约是多少?
探究4 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1.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活动。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2.亚洲各区的居民生活各具差异。仔细观察“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图片”。
(1)在相应图片下面标注它们所在的区域。
A 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2)分析图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
贝都因人
亚库特人
孟加拉人
达雅克人
【知识梳理】
一、雄据东方的大洲
1.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半球(南北)和_____半球(东西)。
2.亚洲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北临_______洋;西邻______洲。
3.亚洲纬度范围约为81°N~11°S,从五带看,主要位于_______带。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______的大部分和附近岛屿,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跨______最广和______最长的大洲。
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东亚、_______、南亚、______ 、西亚和北亚六部分。
3.亚洲地域辽阔,各地______和______各具特色。如西亚的贝都因人过游牧生活,东南亚的达雅克人居住在______里。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能证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内容是(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东西距离最长 D.河流最多
2.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跨166个经度,南北跨( )三带
A.热带、亚热带、温带 B.寒带、温带、热带
C.亚热带、温带、寒带 D.温带、寒带、暖温带
3.下列亚洲的各分区中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的是( )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4.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理单元,其中我国位于哪个地区(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5.沙特阿拉伯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是因为气候( )
A.温暖湿润 B.冬冷夏热
C.炎热干旱 D.低温少雨
6.该图所示的应是下列哪一民族的住房、服饰( )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C.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7.我们亚洲地广人多,地域文化丰富多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房屋建筑墙厚窗小
B.青藏高原上的藏民穿的藏袍适应那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
D.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④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读北美洲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B.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D.该大洲地跨三个温度带
10.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下列关于亚洲国家与其所在地理区域对应错误的是( )
A.日本──东亚 B.中国──东亚
C.印度──南亚 D.菲律宾──西亚
11.该图阴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图中①地是( )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印度河流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尼罗河三角洲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2~13题。
12.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 )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13.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 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 D.河网密布
14.下列对亚洲各地区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亚的日本多地震,其建筑设计多为抗震建筑
B.恒河三角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生活在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C.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
D.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内
二、综合题
15.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探险爱好者,一次他从恒河口出发,沿90°E经线一路北行,途经高山大川,荒漠戈壁,领略了无数奇异风光。旅途结束后,听说小明正学亚洲部分,决定考考小明。聪明的你知道他所说的是哪些地形区吗?
在A_____________处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奔流不息的恒河水哺育了这片土地。
在B_____________处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山,牦牛在蓝得如水洗般的天空下漫步,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有强烈的缺氧感觉。
翻过巍巍昆仑山我来到了C__________处,体会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证据有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2. 答案:B
解析: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接,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亚洲地域辽阔,面积广大,跨寒、温、热三带,故答案选B。
3. 答案:C
解析:亚洲共分为六个地理单元,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其中,东南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4. 答案:C
解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住在帐篷里,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6. 答案:B
解析:图示为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因纬度较高,终年严寒,出行的工具为狗拉雪橇,穿着皮毛衣服。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着宽大的衣服,气候炎热,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居住于高架屋,气候湿热。
7.答案:C
解析: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因为热带沙漠气候,房屋建筑墙厚窗小;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藏民穿的藏袍适应那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但本题强调是的亚洲的地域文化,与题目要求不符,所以该选项错误。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8.答案:A
解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答案选A。
9.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得出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东临②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由图中两条特殊的纬线:北极圈、北回归线,可以判断北美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故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菲律宾位于东南亚地区。故答案选D。
11. 答案:C
解析:图中①地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主要为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河的中下游地区。
12.答案:D
解析: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生活在赤道地区,民居的代表是高脚长屋,故答案选D。
13.答案:C 解析:高脚屋反应了湿热的气候,故答案选C。
14. 答案:C
解析:受自然环境影响,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活差异很大,东亚的日本多地震,其建筑设计多为抗震建筑;恒河三角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生活在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居住在木屋里,身着皮毛的很厚的衣服;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里。
二、综合题
15. 答案:恒河平原???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解析: A处是由恒河冲积而成的恒河平原;B处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缺氧;C处是塔里木盆地,黄沙遍地,能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解题时注意从文字信息中的关键字找寻到思路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