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3月阶段训练题
文综历史试题
24.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A.井田制瓦解 B.礼乐制度推行
C.宗法制完备 D.纺织技术提高
25.汉代以“右”为尊,以“左” 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
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 B.废除了察举制度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推行了郡县制度
26.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书法
A.具有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B.有“书以载道”的传统
C.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 D.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
27.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 “自我扩张”是指
A.扩大生产规模 B.加强社会分工
C.转移经济重心 D.注重精耕细作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曾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引入西方工业 B.建立近代外交
C.掌握核心制造技术 D.全面学习西方
29.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启蒙思想的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说明当时
A.民族主义意识削弱 B.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增强
C.科学观念受到质疑 D.欧美社会制度得到推崇
30.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竭力维护和平大局 B.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工会组织职工上大课,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职工夜校,宣讲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常识教育。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B.开展工人扫盲教育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基层民主组织
32.在古代雅典,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等程序才能正式就职。官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这一做法
A.扩大了公民参政权 B.保护了平民利益
C.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D.维护了城邦体制
33. 表1 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项目 年份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据表1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34.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把固定工资制改为分享工资制,在新的工资制下,雇员三分之一的工资直接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人政治地位 B.发挥了市场调节作用
C.削减了公共福利开支 D.实行凯恩斯经济政策
35.一位艺术家20世纪初所画的静物作品,往往以报纸的一页作为玻璃杯和酒瓶的背景,这页报纸上总是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这些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体现现代主义创作风格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天花是在全球流行了3000多年的传染病,大约于1世纪中期传入中国。至迟在16世纪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这一发明本质是令接种者感染一次轻微天花而获得免疫,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 并有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伏尔泰认为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人痘术18世纪初传到英国时,一开始遭到了比较大的责难和反对,被认为是逆上帝的天恩行事。整个18世纪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非常多。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从牛痘脓包中取得痘浆接种到人身上,发明了简便安全的牛痘接种术。1805年,牛痘接种术由菲律宾传至澳门,很快遍布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科学家齐长庆在实验室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天坛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并不断提高痘苗质量,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末彻底消灭天花。从全球范围看,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摘编自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痘接种术发明与推广的特点及积极作用。(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花灭绝对人类抗击瘟疫的启示。(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公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
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材,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
19世纪末
博览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
“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
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世纪初
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20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
“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
“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 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转引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戏曲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既有人民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遗产,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对它的改革。194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社论,指出对旧剧改革的必要性和分类标准。1951年3月,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原则。5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原则,要求净化舞台,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剔除旧戏中的各种毒素等。政府对当时全国城乡旧剧团上演的数万出旧戏,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对受群众喜爱的戏曲艺人,党和政府强调要尊重并把他们看作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同时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
——摘编自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意义。(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定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 、租借地等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9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恢复和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70年风雨历程中,鞍钢涌现出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近万名,在各个时期都有大量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伊始,鞍钢千疮百孔。在鞍钢恢复建设时期,备件奇缺,贫苦工人出身的孟泰发动大家收集、献交器材,甚至冒着严寒砸破冰层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 “一五”计划时期,鞍钢矿山生产告急,年轻的高级技工、革新能手王崇伦刻苦攻关,用1年时间完成了4年1个月零17天的工作量,他发明的“万能工具胎”使工作效率提高6倍以上,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线工人走上基层管理岗位的邢贵彬,结合产业工人的思想状态和工作规律,摸索总结出一套“讲创新、讲制度、讲和谐”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法,被称为“基层管理者的楷模”。普通工人李超主导完成多项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改造革新项目,曾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时代楷模”。这些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精神,成为推动鞍钢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天的鞍钢已是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摘编自《从鞍钢劳模“群英谱”看劳模精神》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鞍钢劳动模范体现出的工匠精神。(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鞍钢劳动模范辈出的原因。(8分)
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A
B
D
C
B
A
A
D
C
B
D
非选择题(共52分)
41.(25分)
(1)特点:中国发明;当时世界领先技术;体现中医理念;进行了总结;专业化程度高;政府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8分)
作用: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5分)
(2)背景:中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花在欧洲肆虐。(6分)
(3)注重科学研究;加强各国技术交流;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等。(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第1小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8分。
第2小问,答对1个要点给2分,答对2个要点给5分,本小问总分5分。
第(2)问,第1小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6分。
第2小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6分。
第(3)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6分。
42.(12分)
示例
示例1:
观点: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开展洋务运动,强调“自强”,创办近代工业,因而对博览会上西方所展陈的机器和技艺十分感兴趣,认为博览会,“聚珍、赛奇、奇巧”可以“广物产,通有无”等。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出现了“实业救国”思想,开始重视博览会开发民智和收回利权的意义。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知与近代中国时代发展密切相联。
示例2:
观点: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具有不断深入的取向。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展不久,对西方先进的技艺充满好奇,对博览会的认识集中在“聚珍、赛奇、奇巧”上。到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挽回利权的重要性,对博览会的认识也逐渐发展到其对“商战”的重要性上。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
评分说明:
(1)观点部分2分。观点明确给2分;观点不明确,给1分;不是观点,不给分。
(2)论证部分8分。每一组论证4分,包括史实+相关材料信息。
(3)结论部分2分。
45.(15分)
(1)特点:政府主导;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8分)
(2)意义:传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增强戏曲新的活力;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的素养。(7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8分。
第(2)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答对3个要点给7分。
46.(15分)
(1)背景: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间矛盾激化。(6分)
(2)评价:有利于协调欧洲国家间的关系;为后来国际关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具有很强的大国强权色彩和殖民色彩。(9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6分。
第(2)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3分,本小问总分9分。
47.(15分)
(1)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善于合作;强烈的主人翁意识。(7分)
(2)国家重视宣传政治思想工作,弘扬劳模精神;鞍钢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工业生产锤炼的工业群体素质高;鞍钢企业文化的孕育;劳动模范自身的品质和努力等。(8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答对3个要点给7分。
第(2)问,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本小问总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