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美术 三年级下册 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8课 《 别致的小花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陶艺系列课程中的一课。花瓶是用来盛放美丽植物的器皿。各种造型别致的花瓶装点着居室,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主人的审美情趣。花瓶作为现代家居装饰品,不仅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融入了越来越多巧妙的设计,从而具有了美化家居的功能。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花瓶设计也强调了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要获取创作灵感,并反映生活。教材总共分了三个板面:第一部分(第17页),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对比,感受玻璃花瓶的晶莹剔透与陶艺花瓶的质朴简洁。第二部分(第18页),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习两种泥条成型法。第三部分(第19页),主要展示一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在造型设计和制作方法上别具匠心。“艺术实践”栏目明确了本课的创作要求,强调了制作方法及花瓶造型的新颖,并建议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创作。“评一评”栏目引导学生结合本课要点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艺术品创作真正起到美化生活,装饰生活的作用,并在创作中表达个性和独具创意,使情感得到自由抒发。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通过《捏泥巴》《和妈妈在一起》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接触了陶艺,并掌握了简单的手捏成型法,以及揉,搓,压,刻等陶艺技法。他们渴望有趣的活动,渴望展示自我,但造型能力略显薄弱,对媒材的掌控能力不足,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所思所想。例如:在设计花瓶时构思新颖独特,但对泥巴的控制能力较差,那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观察,欣赏,实践等方法,启发并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想象,抓住“别致”的特性,表现出自己想要制作的花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和装饰手法,并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欣赏,体会,探究的过程中,运用 比较,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出造型别致的小花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创作中感悟陶艺作品的美感,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 2.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能将所学用于美化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泥条成型的方法和装饰手法,并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
花瓶造型别致,装饰美感。
教 法
启发法、引导法、欣赏法、示范法、互动法、谈话法、讲授法
学 法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花瓶的图片, 陶泥,自制鼓励学生的小奖品,塑料垫板,工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习用具
陶泥,塑料垫板,美术书
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根据课型要求,重点从独立思考、互动学习,语言表达方面进行鼓励;创设条件让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美术书(陶泥),泥塑工具(牙签,塑料垫板)
一、微课导入:
1、猜一猜:
问: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资源运用:开启视频中微课陶泥花瓶的制作)
生答:想。
学生观察,体会。
通过观看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想一想
问: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
老师是用什么制作的?你觉得这个花瓶漂亮吗?别致吗?
总结: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板书:别致的小花瓶
二、新授,探究
游戏I 1、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一个漂流瓶,还没有来得及打开,你们谁愿意帮老师看看里面都是什么呀?
纸条内容:1.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在花瓶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
3.花瓶怎样才能制作的别致?
4.怎样让花瓶变的更稳固?
师:好,我们分四个大组分别来讨论各组问题。倒计时,开始!
师:时间到,你们组是什么任务?
任务一: 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谁知道,你来说说?
总结:同学们,他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花瓶,由上到下由:瓶口,瓶颈,瓶耳,瓶身,瓶底,五个部分组成。古代人也像你们一样,在玩泥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既有趣又实用的器皿来方便生活。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更漂亮,人们在器皿上添加了各种花纹,表现人物故事和动物等。现在,他们都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学生欣赏:《陶 》—大汶口文化,《漩涡纹瓶》—马家窑文化,《绘鹤鱼石斧文采陶缸》—仰韶文化,《蛋壳陶杯》—龙山文化。
3.师:你们组是什么问题?
谁知道?
师总结:古代人也像你们一样,在玩泥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既有趣又实用的器皿来方便生活。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更漂亮,人们在器皿上添加了各种花纹,表现人物故事和动物等。现在,他们都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造型别致,材质特别的花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任务二:在花瓶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 揉 捏 压 搓 盘
任务三:花瓶怎样才能制作的别致?
5.出示教材第18页两只花瓶的图片。
6.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花瓶是运用那些手法制成的?在玩泥巴的时候你也用到过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教师出示板书:泥条成型
添加法 分析学生作品和书中的作品
删减法 教师演示在瓶口,瓶肚等处删减。
组合法 不同排列泥条进行组合,形成不同 的花纹。
出示各种造型泥条的花瓶图片
三.观察思考 技法演示
任务四:怎样让花瓶变的更稳固?
今天,我们就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师演示:1.构思(将我的小陶泥捏出一块搓成小圆团,将揉好的小圆团按压在垫板上,用搓泥条的方法由下向上盘柱花瓶的瓶身。)
2.做瓶身(装饰的花纹)
3.盘柱瓶身
游戏II 搓泥条比赛:同学们,要做好一个别致的花瓶,首先我们要学会搓泥条。我们听着音乐。音乐开始我们开始做,音乐停了我们也要停。看看谁搓的泥条又长,又多,又均匀,好不好啊?
艺术实践
实践要求:
两人合作构思完成一件作品。
运用泥条成型的方法,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小花瓶。
教师指导:关注学生设计的花瓶造型是否别致,实用,在技法上给与帮助。
自评互评课堂小结
教师给每人发一朵小花,引导学生互评。
提问:弄了哪些方法装饰制作?哪里的设计你最满意?把小花插到最有创意的花瓶中。
看,我们做的小花瓶多别致啊!把它摆在书桌上,电脑边,窗台上,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情趣的。
延伸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精美的泥条花瓶,其实你挑还可以做成各种有意思的造型。
课件出示欣赏图片。
把剩下的泥巴送给你们,用学到的方法,做一个你喜欢的作品。
学生:陶泥,一个漂亮的花瓶。
每组选一个同学上来看看,并向大家读出里面的内容。
生: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感悟它们独特的造型和古朴的美。
生:在花瓶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观察
学生回答:瓶口,平身,材质不同。
回顾旧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揉捏压搓
小组观察讨论:
相同点:都是泥条盘筑而成的。
不同点:泥条排列的方式不同。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体会创作过程。学生讨论教材
学生欣赏各种装饰美观,造型别致的花瓶
学生讨论稳固的方法
学生开始搓泥条比赛。
学生进行艺术实践
采访得到花最多的花瓶设计者。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装饰技法。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想象将他们装饰到生活中的样子。
学生认真欣赏各种用泥条成型的艺术作品。
复习之前学习泥塑的技法,感受泥塑的乐趣。
通过游戏,引发学生小组讨论问题,通过问题自发学习,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欣赏远古时期的陶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器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逐步形成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利用本环节,回忆,复习,之前学的泥塑的乐趣,为本节课铺垫。
通过对比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解决教学重点。
直观了解泥条成型制作花瓶的过程,并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了解不同泥条成型方法和泥条排列的变化。
引导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设计构思。
解决教中学的重点
解决泥条成型基本方法—学会搓泥条。
在实践中体会泥塑的快乐,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创造性的表现造型别致的花瓶。
运用插花的方法互相评价,不但能调动学生互评,自评的积极性,还起到了美化作品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不只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突出美术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表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作业设计
两人合作构思,运用泥条成型的方法,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小花瓶完成一件作品。
1.构思
2.做瓶身(装饰的花纹)
3.盘柱瓶身
板书设计
别致的小花瓶
泥条成型
制作步骤:1 构思
2 做瓶底
3.盘筑瓶身
多媒体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