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1 杠杆 实验题专题练习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把质量分布均匀杠杆的_____作为支点.
②如图甲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以下做法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的是_____(填序号).
A.左侧的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1个格
C.左侧钩码向左移动1个格
③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钩码重0.5N)
【答案】中点 C 大于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
(2)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_____的大小。
(3)分析4、5、6次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用字母表示)。
(4)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的情形,把图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侧钩码向_____移动一个格,同时右侧钩码向_____移动一个格。(均填“左”或“右”)
【答案】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力臂 力 F1l1=F2l2 右 左
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_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1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_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在生活、生产中经常应用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例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某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如图2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B 左端下沉 1 变大 72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O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_____对实验的影响。为了方便直接测出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在A处挂上钩码后杠杆转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格。当杠杆平衡、钩码静止时,挂在A处的钩码所受重力和钩码所受拉力是一对_____力。
(3)如图丙,小明取下B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计示数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N,如果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它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每个钩码重0.5N)。
(4)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_____。
【答案】杠杆自重 运动状态 1 平衡 大于 省力 F1l1=F2l2(或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挂了如图乙所示的2组钩码放手后,杠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3)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4)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则可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在______(选填“A”或“B”)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获取实验数据.(g取10N/kg)
(5)将绳子拴在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头的某处,静止后木头水平平衡,如图丁所示,现将木头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可判断GA______GB(选填“>”“=”或“<”)
【答案】左 不能 便于测量力臂 A >
6.筷子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下面是与筷子有关的一些小实验:
(1)图甲中用筷子夹取物品时,筷子相当于一个____杠杆,甲图中手握在____点(选填A或B)更省力;
(2)图乙中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由于光从______(填介质,下同)斜射入____时发生了折射;
(3)图丙中用筷子可以竖直向上提起一杯米,筷子受到了米对它的力,方向是____,若要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可以______。
【答案】费力 A 水 空气 竖直向下 换用更粗糙的筷子
7.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_____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_____。
【答案】水平 右 4 3.8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8.如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其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若在杠杆上A点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答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