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09-06-25 13:57: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设计(6课时)
海宁中学 许凤玲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在 技术与设计1 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承接前面的第一、二章中技术的性质、人机关系、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有关内容,连接后面的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为主线展开的第四到八章的内容。
教材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模块在高考说明中,要求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设计要求的列出”、“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掌握程度为Ⅱ层次,是八个模块中 层次内容数量最多的,而且这九个方面的内容间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
这块内容无论从在教材的地位还是在高考说明中的份量来看,他们都是即重要的又联系紧密的。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通用技术学科立足于实践本身的特点出发,举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实例去逐个突破对各个知识点理解,并要求学生从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设计过程中蕴含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2、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初中的劳技课中的动手制作,不过一般都时教师指导下的模仿制作过程,没有上升到一个技术指导思想和方法的高度——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技术思想。所以,学生在学的时候,及易松弛不学,认为很简单。再则,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缺少发现技术问题的意识。
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记忆住五个步骤。设计过程可能有多个构思方案;设计过程也需要不断优化。
3、环境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和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苏教版)之后,学生逐步对技术有个了解,开始过渡到设计这一主题。第三章提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在后续的第四到八章近一步加深对设计步骤的理解。所以,第三章的设计的一般过程课程上的好与坏,对前面的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后面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把第四章的内容提到第三章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步引入时直接讲,并把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讲述的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的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实践活动来突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活动是从产生需求和明确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开始的;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个方案;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过程与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可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把第四章的发现与明确问题提前上好,再开始第三章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
为了让理论能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尽量把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第一步、第二步、第四步等关键步骤中的“什么时发现问题,怎么去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怎么操作‘明确,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内容,方案构思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方面的知识见识展开,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对产品的设计过程和成果的评价,产品的修改优化”等重要内容作深入挖掘,讲仔细,讲透彻,并具有可操作性指导作用。让学生知道怎么下手去操作。并有意识的把第四到八章有关设计的过程的可操作环节的知识内容的书页告知学生,提前自学和应用。
为了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作业部分设计了一张设计一物品的问卷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实践。
然后要求学生作业——设计一物品,根据以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为指导设计问卷,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解决各个环节会遇到的问题。体现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在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会联系前面的第一、二章的知识,并会适当的预习第五、六、七、八章的相关内容。在完成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环节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两周后给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共享设计实践中的交流心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合作和交流态度,养成负责、进取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让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指导学生的设计的实践活动。
四、学习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设计一物品,初步学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的理论作指导。
五、教学方法
观察、举例、提问讨论、分析、归纳、实践
六、教学资源
生活中的实例与图片、多媒体(物体的材料、形状和连接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调查问卷、身边的废旧材料与废旧实物、设计一物品的问卷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整体思路:
首先,以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为主线,逐步实例列举与理论分析每个步骤讲授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部分。
其次,给学生一个提纲,要求学生进行物品设计,并写出自己在设计产品的一般过程各个环节的实践中所进行的思考与选择。
最后,要求学生将在设计实践中所进行的思考与选择的内容进行课堂交流,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个方案;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Ⅰ、理论部分的教学
我们选择以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为主线,细化各个步骤,通过提问、讨论、实例列举、归纳总结、实践作业等方式,逐步落实每个小的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新课引入:提出教学要求,讲好理论知识后,要求各同学设计一物品。
自然学生就议论:做什么物品?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1、什么是发现问题
教师举例:从学生身边的变化,社会、历史等的变化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选择答案总结:天冷了,同学发现刚坐在教室的凳子上有点凉,你会怎么解决?儿童户外活动,玩累了找不到合适的凳子,你能帮小朋友做什么 爱迪生怎样发明白炽灯 现在大量的汽车上道,都在排放尾气,你们会怎么解决?(太阳能环保节能汽车)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问题可大可小;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发生在普通的周围人身上,可以发生在试验探究中,也可以发生在前沿学科有待解决的问题中。
2、怎么去发现问题
教师引导:由课堂列举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逐步延伸到问题的来源等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来源于哪?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学生总结:参考书第78~82页让以上两个问题。
教师指点: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读书看报、看电视聊天、试验探究的实际中要去留心的发现问题。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问题来源,知道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意识到处处留心皆能找到技术问题。
(以上1、2为1课时内容)
3、明确:你发现的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当教师提出学生的身边的问题时,学生可以给出很多可能解决的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价值?
学生交流:参考书本第84页总结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几个方面,逐方面给几十秒的时间,要求多个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并发言。
教师总结:值得解决的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核心问题、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怎样判断自己发现的问题是值得解决的,并确定自己将打算设计的物品。
4、怎么操作“明确,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打算设计的物品,设计调查问卷,并分析归纳出设计的要求。
学生作业操作提示:
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网上查询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等为内容材料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形式和设计原则可以参考书本第81页,设计问卷的目的是调查需求。
②用数学的分析统计的方法分析信息
③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得出设计的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能自己设计问卷,分析得到自己需要设计物品的要求。
(以上3、4为1课时的内容)
二、制定设计方案
引入:交流讨论各自的设计要求的得出过程。
1、收集信息
提问:你要设计该产品,通过了哪些渠道来收集信息?
归纳: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
提问:收集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归纳:同类产品各种样式的资料、同类产品的制作技术、使用人群的人体特征、使用人群的文化背景、使用场合的适应性、节能环保、人机工程的相关资料、目前产品的优势与不足等。
2、设计分析
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到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以上1、2为1课时内容)
引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接下来,我们将做设计最有挑战一个环节——方案的构思。
3、方案构思
举例讲述:
①指导思想
i、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ii、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多媒体实例与图片展示:
②知识见识
i、材料:厚纸板、瓦楞纸、五夹板、木棍、竹子、木板、金属、布绳等,
ii、结构:三角形、四方形、折线形、丁字形、十字形、多边形、圆形、半圆形、井字形、工字形。
ⅲ、连接方式:插接、合页连接、榫接、胶带连接、套管连接、绳系连接、螺丝连接等。标准件。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列举的实例与多媒体展示的实例、图片,从材料、结构、连接方式方面得到启示,想像自己的物品该怎么设计。
4、方案呈现
教师讲述:将自己的模糊的构思,用草图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同时,把零散的想法进行综合。
5、方案筛选
教师讲述:根据设计的要求或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并选择。
(以上3、4、5为1课时内容)
引入:想好了,设计好了,就要动手做。即制造模型。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讲述:
1、绘制图样
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计算机辅助绘制(可以参考书上第120页绘制三视图,第130页计算机辅助制图)。
多媒体展示①、②图片和视频:
2、制作模型或原型
①常用工具设备
②常见材料的简易加工方法
③加工工艺的选择与操作(参考书上第143到151页工艺和制作模型自学)
设计意图:知道制造模型要先画图,还需要相应的工具设备及加工工艺。
四、测试、评估、优化
联系第二章的内容讲述:
测试包括技术试验内容和技术试验的方法。
要求学生自学第三章第三节,明确:
评估包括设计过程的评价和设计成果的评价
举例讲述:
优化指设计过程中的改进及成果改进。
设计意图:学生能独立的看设计的第四步骤的三个内容,并和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也能自己根据需要自学一部分内容。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一带而过:要求学生关注家里购买的物品的说明书,注意其中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等内容的书写格式。
(以上三、四、五为1课时内容)
Ⅱ、实践部分的指导
布置作业:要求两周后完成,并填好设计一物品的问卷,以便两周后的课堂交流。
一、设计学生设计一物品问卷
设计学生设计一物品问卷的指导思想:1.让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学会废物利用,做出实用创新的设计物品。2.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五个步骤为主线,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穿插设计的优化,好的设计方案不只一个等思想。
设计一物品(问卷)
(试卷夹、书签、笔筒、笔袋、水杯、购物袋、包装袋、工艺品、小桌、小凳、坐垫、清洁用品…)
要求:
1、物件为材料(饮料品、易拉罐、硬纸板、报纸、彩纸、彩带、塑料、泡沫、竹子、木料、旧衣裤、废旧电子产品、胶带、胶水…)
2、用日常能找到的工具加工(剪刀、小刀、菜刀、钢锯条、锉、砂纸、针线…)
3、物品必须具备一个以上的新颖之处,两个以上的修改完善之处。
思考问卷:
1、你设计制作该物品,而不是其它物品的理由。
设计意图:知道设计产品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2、在你动手制作之前,你打算让你的产品具有哪些特点?这么打算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反思发现问题的冲动。
3、为了让你的产品具有预期的效果,你是从哪里收集相关信息?对于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是如何处理的?
设计意图:了解收集信息的渠道,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得到需要的设计要求。
4、对该物品进行设计分析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需要解决主要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遇到左右为难的时候?从人(个性化、使用场合、方便 处等)、物(材料、造型、成本、安 全、、稳定性、强度、易于制作等)、环境(适应性、环保等)的角度你做了哪些思考和选择?
设计意图:对于自己想设计的物品要事先进行周密的设计分析,不是一想到就随意动手做了。要做到,尽力做到最好。
5、就该物品,你想到了几种样式?你能否衡量决策哪种方案是你最满意的,满意它的什么地方?如果有好几种样式使你难于取舍,你将会怎么做?如果没有一种是你满意的,你又将如何开展你的工作?
设计意图:好的方案不只一个,在实际中要学会综合衡量并取舍。
6、你所作的模型或原形各构件(部分)长、宽、高、的比例为多少,各构件预期的厚度多大?你从何处获得这个比例?
设计意图:学会从商场、身边的物品中观察产品,学会去查找产品设计时应注意的人机关系。
7、制作草图你会尝试如何画?如果工厂要生产你的产品,你觉得还应该作哪些改进和车间会用哪些工具去制作?
设计意图:自学后面的画草图,并知道我们设计的物品与车间生产的产品的目的性不一样,要批量生产还需关注易于制作、经济等问题。
8、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产品的材料、形状、色彩、连接方式、功能等方面作了哪些改进?改进的源动力来自于哪?你的改进工作对于你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中五个步骤关系有何触动?
设计意图:学习构思中应该考虑的诸多方面,知道设计过程不是一寸不变,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9、你会从哪些方面对你的产品进行测试,看有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效果?怎么去测试?测试中发现了什么,你又是如何做的
设计意图:从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强化学习技术试验的内容,技术试验的方法;并感悟到技术实验对产品改进的重要作用。
10、对于你制作的产品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以产品使用说明书形式写出来告知该产品使用者。
设计意图:该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家电、药品等的说明书,并会尝试模仿怎么写好自己的物品说明书。
二、要求学生两周后设计好一物品,并将设计一物品的问卷认真填好,在两周后进行交流和评选活动。
三、两周后的课堂交流活动,学生评选优胜设计作品。强调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的指导作用,作品的实用、创新,外加美观等要素。(1课时)
Ⅲ、课堂交流与教学总结
学生积极参与;虽然做的不是高科技的产品,但是从设计的产品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现周围的问题,做了些实用而具有革新的物品;学会了设计方案的构思大家各式各样;学会了动手制作的过程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制作成果也可以不断的优化达到自己满意的地步。当然,还有很多深度的问题没开发出来,在实际设计活动中,理想的设计与现实可行性有很大区别。
理论部分讲的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凸现设计的一般过程在课本中的主
导作用。实践部分操作能让学生重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不是老师讲讲,学生记记,过两天就忘了。
实践部分交流能让学生知道设计需要优化,好的设计方案不只一个等思想。设计的经历和物品对于后续课的上课也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实践整体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普通高中的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弱些,不能真实行动起来认真去设计一物品,就无法完成设计问卷中的繁琐问题,设计的问卷超过普通学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范畴,只有少数学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