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学习目标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
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
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
发展概况。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2)导弹试验成功1、“两弹一星”1966年10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核弹头在制定目标上空精确实现核爆炸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 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核弹头在制定目标上空精确实现核爆炸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发射时,光学设备跟踪拍摄。核弹头在弹着区上空爆炸后的蘑菇云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氢弹的成功研制1、“两弹一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图人民日报发喜报庆祝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某地上空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 资料照片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资料图片1970年4月24号,我国成功从酒泉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传回的音乐信号被湘西、海南两个测控站接收到并录制成磁带,随后被专机送往北京,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2)代表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钱学森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9年,郭永怀开创奇异摄动理论,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后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孙家栋,中科院院士,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被称为“卫星之父”。他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朱光亚,核物理学家,中国两院资深院士,中国两弹之父。赵九章
两弹元勋(3)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毛泽东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2、漫步太空(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神舟一号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2、漫步太空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飞行数天后,于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2、漫步太空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神舟三号升空神舟四号升空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分别于2002年3月25日、12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三号升空(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杂交水稻(1)概况: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2)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2.青蒿素(1)概况: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瑞典国王为屠呦呦颁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在线报道(驻北欧记者 段雪莲):当地时间12月10号下午,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包括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10位诺奖桂冠得主出席仪式并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2)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出席颁奖典礼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主席题词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2、表现:
(1)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2)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三、文化事业的发展红岩青春之歌东方红茶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作家莫言作品莫言出席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当地时间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图2012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着燕尾服出席颁奖礼。课堂小结 原子弹、氢弹、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 神舟系列飞船 漫步太空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农业、医学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文化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随堂训练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21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2、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周边的形势十分严峻。1961年,美国在中国台湾海峡举行了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核战争演习。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把核导弹瞄准中国。在此背景下,我国首先取得重大突破并跻身世界前列的科研领域是( )
A.原子能技术
B.空间技术
C.信息技术
D.生物技术
A3.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青蒿素 C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C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6、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一批科学家“从人间蒸发”了,就连家人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直到1964年,中国的西北戈壁发出了震惊世界的轰鸣,这一批科学家才开始回到人们的视野中。邓稼先作为这批科学家中的一员,他的卓越贡献主要是( )
A.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发现青蒿素
C.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D.成功研制“两弹” D7、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D.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D8、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C9、“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是( )
A.钱学森 B.翟志刚 C.袁隆平 D.莫言
10.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C11.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