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
1.???下列诗词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一端润湿后,旋转着插入橡胶塞????????????????????????????????????????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冋原瓶????????????????????????????????????????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直接放到托盘上
3.???在生活中时刻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美酒飘香?????????????????????????C.?滴水穿石?????????????????????????D.?气球爆炸
4.???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打年糕?????????????????????????B.?剪窗花?????????????????????????C.?放烟花?????????????????????????D.?写春联
5.???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纸张燃烧?????????????????????????D.?煤的干馏
6.???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草木皆兵?????????????????????????B.?火烧赤壁?????????????????????????C.?凿壁偷光?????????????????????????D.?破镜重圆
7.???2019年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放飞了大量彩球,下列有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球充气?????????????????????????B.?彩球飞行?????????????????????????C.?彩球爆破?????????????????????????D.?彩球降解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称量固体
9.???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充入稀有气体通电后显示不同的颜色????????????????????????????????????????
B.?工业制氧气????????????????????????????????????????
C.?多种金属加热融合制合金????????????????????????????????????????
D.?燃油产生动力使飞机升空
10.???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读数?????????????????????????
B.?
滴加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1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其中一个变化不同于其他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放热?????????????????????????B.?苹果腐烂发热?????????????????????????
C.?电暧器通电发热?????????????????????????D.?生石灰浇水放热
12.???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腐败?????????????????????????D.?塑料降解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熄灭酒精灯?????????????????????????
C.?
闻药品气味?????????????????????????
D.?
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1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柴燃烧?????????????????????????B.?食物腐烂?????????????????????????C.?干冰升华?????????????????????????D.?铁丝生锈
15.???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线拉断?????????????????????????B.?消防用水汽化??????????????????C.?屋顶燃烧?????????????????????????D.?拱柱摔碎
1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B.?木柴燃烧????????????????????C.?工业炼铁?????????????????????????D.?金属生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镁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C.?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为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D.?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好,所以铝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铁的强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里,固体药品可以用手拿也可以尝味道
B.?实验中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只要没有杂质就表明已经清洗干净了
D.?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可以用手揉眼晴
19.???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
B.?葡萄酿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车胎爆炸;酒精易挥发???????????????????????????????????????
?D.?蜡烛燃烧: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滴加液体
2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雕刻玉石?????????????????????????C.?葡萄酿酒?????????????????????????D.?裁剪衣服
2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
2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大理石?????????????????????????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称量药品?????????????????????????
D.?
?读取液体体积
24.???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杀菌消毒?????????????????????????B.?食品久置腐败?????????????????????????
C.?农家肥料腐熟?????????????????????????D.?品红水中扩散
2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榨取果汁?????????????????????????C.?火药爆炸?????????????????????????D.?液化空气
26.???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下列化学反应中伴随吸收热量的是( )
A.?二氧化碳与炽热的木炭反应?????????????????????????B.?火药爆炸?????????????????????????
C.?生石灰与水反应?????????????????????????D.?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7.???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天然气是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客积的______。
(4)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立即熄灭,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8.???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A.大米酿成米酒
B.粘土烧成陶瓷
C.工业制取氧气
D.______
29.???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人类已经面临较严重的能源危机。为此,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更多的新能源显得相当重要。如图1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请回答:
(1)任意列举两种新能源______;
(2)上述处理煤的过程属于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 )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名称是______;
(4)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图2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
(5)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3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1.25,实际生产要将γ值维护在1.7~2.2之间,原因是______。
[温馨提示:n(O2)可以认为是表示氧气分子堆积数目的一种物理量,即n(O2)值越大,说明氧分子数目越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30.???鲜度保持卡(如图)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C2H5OH)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经常用于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酒精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酒精挥发形成气体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答案】
1.??C???????2.??A???????3.??A???????4.??C???????5.??B???????
6.??B???????7.??D???????8.??C???????9.??D???????10.??D???????
11.??C???????12.??A???????13.??A???????14.??C???????15.??C???????
16.??A???????17.??B???????18.??B???????19.??D???????20.??A???????
21.??C???????22.??C???????23.??B???????24.??D???????25.??C???????
26.??A???????
27.??O? CH4??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8.??C? 木柴制成桌椅???????
29.??太阳能、风能? 化学? 氢氧化铝? FeS2+7O2+2H2O=2FeSO4+2H2SO4、2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氧气浓度太小不利于氨气的转化,γ值为2.2时氨气的转化率已经接近100%???????
30.??C? 物理???????
【解析】
1.??
解: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
解:A、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时,首先在玻璃管口沾一些水再稍用力旋转插入,故说法正确;
B、用剩的药品应放冋原瓶会导致污染,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说法错误;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应及时盖好瓶塞,以防试剂被污染或变质,故说法错误;
D、使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剩的药品的处理方法分析判断;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应及时盖好瓶塞;
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片上称量分析解答。
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
3.??
解:A、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美酒飘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滴水穿石是时间长了出了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气球爆炸只是由于压强大造成炸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
解:A、打年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窗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写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
解: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的干馏生成煤焦油、焦炉气等,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6.??
解:A、草木皆兵误认为草木都隐藏着士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凿壁偷光只是开洞透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破镜重圆只是破碎的镜子再修整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
解:A、彩球充气只是将气体充入球内,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彩球飞行只是在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彩球爆破属于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彩球降解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无毒无害的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8.??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属于密封体系,向右推注射器,瓶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故B操作正确;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操作错误;
D、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故D操作正确。
故选:C。
A、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属于密封体系;
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9.??
解:灯泡充入稀有气体通电后显示不同的颜色,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合金是指一种金属加热融化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
D、燃油产生动力使飞机升空,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0.??
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空竖直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或触及试管壁,故操作错误;
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起失火,所以要用火柴点燃,故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操作正确。
故选:D。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判断。
此题是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11.??
解: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是由于化学变化引起的,故A错;
B、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电暖气通电发热是由电能转化为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由物理变化引起,故C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由化学变化引起,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2.??
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塑料降解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蜡烛燃烧、食物腐败、塑料降解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
解:A、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铁丝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5.??
解:A、电线拉断只是将其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消防用水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木质屋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拱柱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6.??
解:A、浓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工业炼铁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金属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7.??
解: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镁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正确;
C、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故错误;
D、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错误;
故选:B。
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分析;
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分析;
根据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解:A、实验室取用药品方法: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不可以尝味道,故A错;
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实验中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腐蚀胶帽,故B正确;
C、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C错;
D、眼睛里溅进了药液的处理方法:不能用手揉眼晴请医生处理,故D错。
故选:B。
A、根据实验室取用药品方法考虑;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C、根据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考虑;
D、根据眼睛里溅进了药液的处理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19.??
解:A、动植物的呼吸属于化学变化: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葡萄酿酒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时,瓶塞倒放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口与容器口紧挨紧靠,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加热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取用液体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1.??
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雕刻玉石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裁剪衣服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
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3.??
解: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使用镊子加持砝码,用手接触砝码易引起锈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读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4.??
解: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包含着酒精与细菌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变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食品久置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农家肥料腐熟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品红水中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5.??
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液化空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6.??
解: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需要高温加热,即吸收热量,故正确。
B、火药爆炸是由于药品反应放热,导致气体体积急剧膨胀造成的,故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
D、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
故选:A。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吸热反应过程一般需要加热或高温。
此题是对吸热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提到的几个吸热反应就可以。
27.??
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2)天然气是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客积的1/3;
(4)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立即熄灭,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
(1)O;
(2)CH4??;
(3)1/3;
(4)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解答;
(2)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
(3)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关知识可以正确解答。
28.??
解:A.大米酿成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粘土烧成陶瓷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木柴制成桌椅,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木柴制成桌椅。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9.??
解:(1)太阳能、风能属于新能源,故填:太阳能、风能;
(2)上述处理煤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3)根据KAlSi3O8+CO2+H2O═KHCO3+X↓+3SiO2↓,可以推出X是Al(OH)3,其名称是氢氧化铝,故填:氢氧化铝;
(4)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技术的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FeS2+7O2+2H2O=2FeSO4+2H2SO4、2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故填:FeS2+7O2+2H2O=2FeSO4+2H2SO4、2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5)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氧气浓度太小不利于氨气的转化,γ值为2.2时氨气的转化率已经接近100%,故需要将γ值维护在1.7~2.2之间,故填:氧气浓度太小不利于氨气的转化,γ值为2.2时氨气的转化率已经接近100%。
根据能源的类型、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工业生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0.??
解:(1)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2)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1)C???(2)物理。
(1)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