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岩石
1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看、摸)、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2.能用相关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
3.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经历亲自动手收集、观察、发现岩石特征的过程。观察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岩石的特征,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
3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及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分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介绍岩石
1、同学们,猜一猜,地球表面是由什么构成的?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岩石。(板书课题)
2、请大家自学课本76——79页,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相关问题。
活动2【讲授】指导方法,观察岩石
1、开岩石交流会。
师:你们收集的岩石真多,如果我们挑选一块,该怎样观察呢?师生共同讨论观察方法。(提示:可以用哪些感官或桌上的工具?如眼睛看,手摸,鼻子闻,刻划等。)??? (板书:
2、个人回答小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描述,教师巡视指导。大约8分钟后,请各组组长整理工具和岩石标本。(设计意图:在观察法基础上,记录观察结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为“岩石分类”打下基础。)
活动3【活动】描述我的岩石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幻灯片出示:我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我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
师小结:你们能发现这些真了不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又要有严密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活动4【活动】按不同标准给岩石分类
1、指导分类方法:
师: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自己的岩石分类?分成哪几类?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师小结:可按颜色,形状,大小,光滑程度,颗粒结构等方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类。
2、汇报交流岩石分类结果,说明分类标准。
3、讨论思考:科学家们是按什么标准对岩石分类的?怎样分的?
学生个人答,教师出示各类岩石图片,边播放边由学生解释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分类前先确定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并不特别重要,帮助加深对这三种岩石认识。)
活动5【活动】实践活动
1、出示岩石标本盒的制作方法。
师:课下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了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作业,现在咱们要把自己的岩石放进去,该怎样放?
讨论后小结:标号并分类存放。
2、填写岩石资料卡:出示岩石资料卡的内容(名称,特点,采集人,采集时间,采集地点。)
一会儿如果有时间咱们就在课上完成。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与实际应用,让学生从小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活动6【讲授】认识岩石的广泛应用
1、提问:我们了解了岩石的特征,就会让岩石为我们服务。岩石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可适当提示,或先小组讨论。
2、播放图片资料,回应学生汇报。教师拿出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标本,让学生实际观察,触摸,感知其特征,体会其用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会研究岩石,学好科学的重要性。)
活动7【作业】巩固延伸
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研究岩石?(多人口答)
2、旅游时多收集一些岩石,并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岩石标本盒,比比比哪组更棒,小旗就给谁!
(设计意图:既有对本节科学知识的考查,又有延伸性作业,让学生知识上有收获,今后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提升,并无意识的坚持下去。)
活动8【活动】利用岩石标本盒分类
1、学生在小组内给岩石标号分类,填写岩石标本资料卡。并填写书上表格。
2、组内代表汇报表格及资料卡的填写。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活动9【活动】旅游景点图片展示
出示几组山峰,山坡,湖泊等图片。
师:关于岩石,你还想知道哪些?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就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