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三讲 衣冠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三讲 衣冠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09:4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讲 衣冠文化类古诗文专训


“衣冠文物之邦”是中华民族的荣耀,“衣裳”更不寻常。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把人人都要吃饭这一寻常事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然而这“以食为天”的观念,若与服装排座次,仍然屈居其后,殊不见“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排列,就充分显示服装优先的地位。





衣冠之治即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统治方略
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的重要内容,说明礼制是观念形态、物质分配准则和社会制度,这一理念兼有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三重价值,这在全球范围内也属独一无二,因此翻译家很难将这个“礼”字译成外文,这是卓具中国特色的观念之一。
中国的礼制形成一种世界罕有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服装的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其色彩的变更按照五行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一代胜一代。如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一代流行色上升到与国运兴亡有关,承载色彩的服装更不寻常。春秋战国时期,衣裳一度成为国家的代称:说我中国是“我衣裳”,国际会议称为“衣裳之会”,改朝换代必定要变更服色等。诸多章法,不仅是国家行为,也是民间风俗,这从习惯话语中可见端倪,例如士大夫称为“衣冠”,没有功名的学子称“布衣”,绅士的“绅”源自衣带,潜心受教名为继承“衣钵”,当官的理想是“衣锦荣归”,清官的嘉誉是“两袖清风”,首脑人物称作“领袖”。以衣冠服饰表现民族气节的典故更是史不绝书:季路垂死不忘结缨,临终也要把帽子戴正;苏武流亡匈奴19年不改汉服以坚守民族气节等。许多佳话往往都用衣冠来体现,这说明服饰在中国不仅有遮体、保暖、观瞻的功能,还被提升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文化精英的代表、民族荣辱的标志。
在贵贱有别、职业有分的制度下,士农工商任其熙来攘往,一望而知,非农、非工、非士、非商的游民很容易暴露于众。衣冠之治即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统治方略。
古人的衣冠还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以皇帝冕服为例,有十二章花纹:日、月、星、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各有不同的寓意,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水清玉洁,品行高尚;火给人带来光亮和温暖;米是主食,寓以济养众人;黼是绣斧,表现果断干练的作风;黻是为黑青相背的“亚”形,表现向善背恶的用意。
这一身衣衫最重要的是冠帽。皇冠前的十二束垂旒,称为“蔽明”,表示目不视非,有所不见;冠的左右两侧有充耳,称为“塞明”,表示耳不闻邪,有所不听。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日常用的冲天冠,两侧有向上翘的展角,象善字又称“翼善冠”。表示皇帝以身作则,一身穿戴处处表现信奉的伦理教化。
以帽子表达职业的理念和道德崇尚,在明代是官民士庶穿戴的一大特色。
官员最典型的服饰是头顶束发,上戴乌纱帽,身着盘领右衽袍,腰束带,黑皮靴。乌纱帽是用漆纱做成的圆顶帽,两边有展角各长40厘米。盘领袍,两侧有插摆,衣袖宽大,按级别的高低在袍服上饰有不同的花样,缝制在前胸后背,称为补子。其官阶主要表现在色彩和补服花样的不同,文武官员各有服饰歌:
执法的官员要戴獬豸帽,獬豸是头上长角的神兽,这是与龙、麒麟一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生物,在民间传说中都有莫大的神力。獬豸性格忠直,是非分明,是执法严明的象征。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装饰,如英国法官戴假发,如果说这在西方是显示威严的话,那么中国的獬豸帽则表示公正不阿的道德操守。
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的是心形冠,其造型是圆顶象征天,由八片布拼接表示八卦,大圆帽檐像太极,俨然是天干地支的太极图。这种方巾、峨冠象征天圆地方的冠帽自然与小民无缘。
一般平民身着青布棉袄、蓝布裤裙、白布袜、蓝布鞋、皂布巾。还有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长上衣,称比甲、坎肩、背心,老少皆宜。与官员士大夫的峨冠博带相比,平民着装有三紧,即头紧、腰紧、脚紧。所以古代常用“峨冠博带”形容官员缙绅,劳动大众则称为“短衣帮”。在江湖上还流行一种服装的隐语:“袍帐”是指缙绅的宽袍大袖,秀才的长衫称“海青”,裤子称“汉子”,裙子是“围竿子”,鞋子称“掷上”,袜子为“掷同”,这都是形象化的平民用语。
这些制作都源于一种理念,这就是明代理学家吕柟所说:“古人制物,无不寓一个道理。如制冠,则有冠的道理;制衣服,则有衣服的道理;制鞋履,则有鞋履的道理。人服此而思其理,则邪僻之心无自而入。”
服此服而思其理,是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受“礼制”的规范,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主要景/人/物 特点 画面氛围 诗歌背景 情感 手法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文言文阅读】
画网巾先生传
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事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①,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曰:“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曹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曰画网巾云。
岁庚寅②夏,四营兵③溃于邵武之禾坪,池凤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曰:“此种种④者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之,二仆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妾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津。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冢致祭不缀。
【注】①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裹发,始于明代。②庚寅:顺治七年(1650)。③四营兵:清初,活动在江西、福建一带明军的余部。④种种:头发短的样子。
原文翻译(第一段):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阳皆去其网巾 去:离开
B.之纲穷诘其名 穷:穷究
C.且夫改制易服 易:改变
D.因指其发而诟之 诟:诟骂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网巾”先生被逮捕后,让仆人在自己额上画网巾,表示不忘明朝祖制,说明“画网巾”先生心系故国。
B.面对旧识王之纲的威逼,“画网巾”先生效忠明王朝的决心始终不动摇,表现了他的铮铮铁骨。
C.文中写“画网巾”先生二仆“欣然受刃”和明降将王之纲的言行,意在衬托“画网巾”先生的形象。
D.作者叙述了一个“其姓名爵里皆不得而知”的明朝遗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画网巾”先生的赞叹之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
(2)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
【参考答案】
1.A(“去”应为“除去”的意思)
2.B(“画网巾”先生和王之纲并不认识)
3.(1)我本是明朝的总兵,只是因为懂得时机变化,知晓天命,到现在还不失去荣华富贵。(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判断句式、“徒”“以”“失”译对各1分)
(2)我耻笑古今以来那些遵循旧例而辜负节义的人,所以感到羞耻,不再说什么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负”“故”“耻”译对各1分)
【译文】
先生这个人,他的姓名、官职等级和籍贯都不能知道。(他)带着两个仆人,都仍然穿戴着明代的衣帽,躲藏在邵武、光泽一带的山寺中。他们的事情被人所知,于是光泽守将吴镇派人逮捕了他们,押送到邵武守将池凤阳那里。池凤阳除去他们的网巾,把他们留在军中,告诫手下谨慎看守他们。先生已经失去了网巾,洗漱梳头完毕,对两个仆人说:“衣帽,历代有各自的规定,至于戴网巾则是我朝太祖高皇帝首创实行的。现在我们遭遇国家灭亡就要死了,难道可以忘记祖宗的制度吗?你们拿笔墨来,替我在额上画上网巾。”于是两个仆人替先生画上网巾,画完以后,才戴上帽子,两个仆人也互相画,每天都是这样。军中的将士都笑话他们。先生没有姓名,人们都叫他画网巾的人。
庚寅那年的夏天,四营军在邵武的禾坪被打败,池凤阳假称先生是阵上的俘虏,把他献给提督杨名高。杨名高的军队到了泰宁,把先生从囚车里放出来,对他说:“如果你今天投降我,还可以免除死罪。”先生说:“我原来就认识王之纲,应当到他那里决断此事。”王之纲是福建总兵,是攻破四营军的功臣。杨名高很高兴,押解他到王之纲处。王之纲说:“我原本不认识你。”先生说:“我也不认识你,今天特地到你这里死罢了。”王之纲追问他的姓名,先生说:“我忠心却不能报效国家,留下姓名就是辱国;我有智慧却不能保护家庭,留下姓名就是辱没家庭;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献身于国,留下姓名就是侮辱自身。军中的人叫我为画网巾的,就用这个做我的姓名就可以了。”王之纲说:“天下大事已定,我本是明朝的总兵,只是因为懂得时机变化,知晓天命,到现在还不失去荣华富贵。你一个平民,因为倔强而死,有什么好处呢?再说变更朝制、改换服装,从前代就已经这样。”就指着他的头发骂他说:“这种短短的头发还不肯剪去,为什么呢?”先生说:“我对于网巾尚且不忍心除去,何况头发呢!”王之纲大怒,命令士卒先杀死他的两个仆人。一群士卒上前揪住他们,两个仆人睁大眼睛叱骂他们说:“我们两个人难道还顾惜一死吗?不过死也应当有礼节,要和我们的主人告别一下再死罢了。”于是向先生下拜,并且告辞说:“我们能够给您打扫黄泉之下的路了!”竟欣然受刃而死。王之纲又对先生说:“你难道还有什么辜负别人的吗?坚持正义而死虽然也很好,可为什么固执到这种程度呢。”先生说:“我辜负什么?辜负我的国君罢了。一个计划都没有进献实行就束手就擒,和奴婢有什么区别呢,又用这个来交换节烈的名声,我耻笑古今以来那些遵循旧例而辜负节义的人,所以感到羞耻,不再说什么了。”于是在泰宁的杉津被杀。泰宁诸生谢韩在郊外的杉窝山埋葬了他的骸骨,墓碑上题写“画网巾先生之墓”,每年到坟墓祭奠的人不断。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唐·韦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主要景/人/物 特点 画面氛围 诗歌背景 情感 手法












1.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
2.诗中“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愁”的?
【参考答案】
1.全诗共分二层。(2分)第一层,前六句,写夜宴的欢乐景象。第二层,后两句,写宴罢后的愁苦之情。(3分)
2.愁兵乱家危身被病困,富贵欢乐短暂一现,安宁难保。(2分)①以乐写哀,以夜宴之乐反衬愁苦。(2分)②借景抒情,江头月半,寄托愁情。(2分)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原文翻译:










1.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⑵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参考答案】1.B(2分)2.⑴示例:①从此,(大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或:立刻完成)。②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写好)。(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⑵示例:①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须要)再做夹裤哇。②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暖和的,所以不须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译文】韩康伯只有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严冬的时候,只有一件短袄,他的母亲殷夫人亲自为他做短袄,(做时)叫康伯拿来熨斗取暖。母亲对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短袄)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不要夹裤的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的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是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了。”他母亲听了对韩康伯感到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文言常识选读】
“衣冠禽兽”和中国古代官服的演变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 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其实历代中国官服处在奇妙的演变中,经过历史的淘洗,形成了一段独特的官服景观。
秦:
佩绶制度 秦汉开始,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得到发展,产生佩挂组绶的礼俗。“绶”是官印上的绦带,所以又称“印绶”。
印绶由朝廷统一发放,为汉朝官员权力的象征。汉朝制度规定:官员平时在外,须将官印封装在腰间的鞶(pán)囊里,并将绶带垂于外。皇帝和各级官员所挂的佩绶,在颜色、长短及织法上有明显的区别。
汉代:
汉代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别等级的基本标识。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的冕服;长冠,形如鹊尾,故俗称“鹊尾冠”,是楚国旧有形式(屈原,峨冠博带),西汉时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漆纱冠,多为武士所戴,此后到南北朝流行共600余年,基本制度延续到明代不废;一般男子平时冠巾约发且不裹额,或只是束发加笄。
至东汉,矮筒状平巾帻,不分贵贱,一律使用;平巾帻上加梁的梁冠,以及平巾帻上加漆纱冠,也成为定制。
唐代:
男子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腰系红鞓(tīng)带;足登乌皮六合靴。
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材料、颜色和皮带的装饰。
宋代:
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
宋代官员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改穿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
辽金元:
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制度。
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
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芝麻官”俗语由此而来。
明代:
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清代:
清代补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
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