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7.5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苏教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7.5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苏教版(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31 19: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复习课件
苏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反思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加法的意义:
例如: 235 + 397 = 632
加数 加数 和
(部分数) (部分数) (总数)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理与反思
减法的意义:
例如: 70 - 18 = 52
被减数 减数 差
(总数) (部分数) (部分数)
被减数=差+减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 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理与反思
乘法的意义:
例如: 324 × 15 = 4860
乘数 乘数 积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总和)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理与反思
除法的意义: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理与反思
巩固练习
计算。(加法、减法)
865+78=
724-446=
8.65+7.8=
72.4-4.46=
943
278
16.45
67.94
巩固练习
计算(乘法、除法)
324×15=
840÷24=
3.24×1.5=
84÷0.24=
4860
35
4.86
350
32+26=58
58-32=26
58-26=32
125×8=1000 1000÷8=125 1000÷125=8
逆运算
逆运算
简便运算
整理与反思
巩固练习
口算:15×20=300(个)
巩固练习
估算:
698+219≈700+300=1000(个)
698+219<1000,不能容纳。
巩固练习
笔算:5×75%=3.75(万人)
巩固练习
计算器计算:2301.91×10.1%≈232.4929(万人)
巩固练习
单价×数量=总价
1.4
16
10.8
149.8
巩固练习
速度×时间=路程
3.64×33≈120(千米)
答: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全长大约120千米。
巩固练习
路程÷速度=时间
120÷3.64≈33(分)
答:从北京到天津大约需要33分钟。
巩固练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答:售出了400吨。
巩固练习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答:运来黄瓜375千克。
巩固练习
(1)12.50+16.80=29.3(元)
30>29.3
答:付30元够。
(2)22×75%=16.5(元)
22-16.5=5.5(元)
答:需要付16.5元,比原价便宜5.5元。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351÷188≈186.70%
答:他的助跑摸高的成绩是身高的186.70%。
拓展练习
1.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后增加了34.65,原数是( )。


2.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0%,甲车比乙车快( )%。


3.一套图书降价 后售价是78.4元。原来这套图书的售价是
多少元?
0.35
20
课堂总结
数学阅读
算筹是一种工具,中国是数学传统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中国最早就建立了一套算法体系。中国古代数学显著的特色就是形数结合,寓理于算,以算为主。
数学阅读
公元前14世纪,在殷商时期有一个甲骨文,它在捕食里面就已经有了很多作为计数的文字。在公元前11到公元前8世纪,人们已经开始用算筹来计数了,甚至完成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字运算。算术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运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技术。所以我们的祖先把数学称之为算学,也称之为算数。这个名称是非常恰当的概括了中国数学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