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七讲 丧葬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七讲 丧葬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09: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讲 丧葬文化类古诗文专训

葬活动及丧葬文化均起于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和鬼神思想。早期人类信奉朴素的多神宗教,相信鬼神存在,灵魂不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死亡祭祀活动即丧礼达到使死者复生、灵魂转世的良好愿望,同时借此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演变出一套系统的丧葬礼仪及文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国家意志和礼仪特点。从夏商周开始葬礼即已进入了系统化程序化发展阶段,春秋时期进入完善期。史料记载,秦汉丧葬礼仪已相当复杂,共分三个部分:葬前之礼、葬礼、葬后丧服之礼。葬前之礼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小敛、大敛、哭丧、停尸等。葬礼包括:告别祭奠、送葬、下棺等。葬后丧服之礼包括:丧服、丧制等。丧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相应的寓意,必须严格遵守。



我国古代丧葬文化与“孝”文化密切相关。“孝”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即是爱。何为爱?孟子对爱作了精辟的论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首先爱自己的亲人,其次爱一切大众,最后爱自然万物。爱亲人首先是爱父母,爱父母则为孝。“孝”作为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的基础,对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而建立起的。
它的社会政治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家庭、家族、宗族、皇权即国家权力。因此家庭关系稳固了则家族关系稳固,家族关系稳固则宗族关系稳固,进而皇权即国家权力就稳固了。而“孝”文化则是处理和维系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之间,宗族关系之间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政治要求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处理和规范人际纵向关系的标准,悌是处理和规范人际横向关系的标准,一纵一横,纵横交错,维护和促进了社会政治基础的稳固。统治者还认为“忠臣出孝门”“人臣孝则事君忠”。
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养老和送终。养老是对父母生前的赡养,送终是对父母死后的埋葬。根据孝的本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实施的社会结果是出现了轻养厚葬的现象,这是由封建统治者自身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统治需要而造成的。统治者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希望进入冥国仍能继续享有人世的尊贵。因此他们为父母,为自己建造起一座座豪华的坟墓。统治者的厚葬之风影响带动了民间的丧葬之风,民间纷纷仿效,互相攀比。统治者大力推行“孝”文化,直接的社会政治逻辑结果必然是大力提倡厚葬,并最终以国家法典形式颁布实施。史料证明,最迟在西汉开始就颁布了较为完善的丧葬法规。同时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局限在相对狭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为单位共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具有天然的血亲联系,更成为生存的相互依靠对象。





《拟古十二首》(其三) [唐·李白]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①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②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注】①石火:石头打击冒出的星火。②即事:眼前、当下的事。“黄金”句:《唐书·尉迟敬德传》:“上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石火”句: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1.诗的前四句是怎样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的?
2.“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你如何理解“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的涵义?
【参考答案】
1.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使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诗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长的绳子系日,要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读者共鸣,感受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
2.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率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以酒会友,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
3.醉酒之后,李白可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此时可以酣畅淋漓地散尽心中的抑郁、孤愤,可以抛却尘世的一切羁绊,超越现实社会,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译文】
长绳难系西飞的白日,自古以来人们就为此而悲辛。黄金堆积高过北斗,不惜买得阳春的光阴。石头上的火花转歇便逝,正如世间的人。往事流逝已如梦境,死去转世又会变成什么人?提起酒壶,不要说贫,取酒设宴邀请四邻。仙人的事情实在渺茫,不如豪饮大醉才是真。
【赏析】
《拟古十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行旅之苦,也有叹遇合之难;有感恨人生苦短,也有劝人及时行乐。全诗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颇得《古诗十九首》韵味。
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使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拟古十二首》其三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长的绳子系日,要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读者共鸣,感受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率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以酒会友,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
“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体现了作者在醉酒之后,可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此时可以酣畅淋漓地散尽心中的抑郁、孤愤,可以抛却尘世的一切羁绊,超越现实社会,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文言文阅读】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原文翻译: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禹锡终易连州: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3.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参考答案】1.⑴交换,改授(1分)⑵妻子儿女(1分)
【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妻子”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2.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解析】此题考査文言文的翻译。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关键词“执友”“何”“若是”。
3.⑴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1分)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1分)⑶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1分)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 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 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遣悲怀① [唐·元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用典。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
解析: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这属于运用典故抒情,写了诗人对亡妻的追念。
【思路点拨】对于这种用典题型,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作者身世、时代背景等与诗歌思想感情有关的资料,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歌。
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解析:“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
【思路点拨】对于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③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赏析】
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本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感情,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运用典故,说明妻子屈身下嫁;“百事乖”指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中间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地描绘出贤妻的形象。同时,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尾联,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尾联两句出语虽然平和,诗人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年轻人,指他的学生)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
1.在甲、乙段中分别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甲:
乙:
2.写出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
(1)苛政猛于虎也( ) (2)昔日吾舅死于虎 ( )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子之哭也 ( )
3.翻译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4.甲段文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乙段文字,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评价?
【参考答案】
1.甲: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乙:苛政猛于虎也
2.(1)比(2)在(3)等待(4)你
3.(1)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2)孔子经过泰山傍边,有一位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
4.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开放题,可答孔子有同情心、善于启发学生等。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古代的文体“说”“记”“铭”等。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然后分析主旨句,注意用原文回答。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孰知”“甚”“哀”,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出具有爱心,同情心等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常识选读】
古人的丧葬理念:“墓而不坟”
检视历史,古人的一些观念未必就比现代人落后,譬如,在丧葬理念上。
公元三千多年前,西周那会儿,讲究的是“墓而不坟”,《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里说:“殷汤(成汤)无葬处,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公葬于毕……皆无丘垅之处。”当时贵为天子、王侯的墓地都不弄坟丘,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既节约了社会的钱财物力,也节约了土地。
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夫人去世了,孔子埋葬她于榛莽草丛之间,本来埋葬了母亲后,据说孔先生是不打算弄出个坟丘的,但是,孔子后来解释:“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弗识也。”考虑到自己即将远游,出国进修啊,那时没有飞机火车之类的,神州跑一小圈回来,可能就胡子眉毛花白了。到那时,他母亲墓地的小土堆子可能真就啥也没有了,怎么办呢?迫不得已,孔子只好违背古礼与初愿,给母亲的墓地弄出了个坟头“于是封之,崇四尺。”估计,这也起到了效果,否则,肯定会有他“找不到祖坟乱磕头”的相关报道的。
在古代中国,“高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古者墓而不坟,盖此道也”,此中“墓而不坟”的“墓”指的是埋葬死者的穴,“坟”指的是墓穴上的封土。“墓而不坟”就是埋葬逝者后不作任何标志。死了就死了。如前所说,殷商时,中原地区的墓葬都没有坟丘,即便是像殷王、周王那样身份至尊的人也同样如此。那种不事张扬、节约土地空间的精神实在值得褒扬啊!
好传统常被丢失,“墓而不坟”也是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末期,坟丘开始出现,但还未普及。孔子是实在没办法,才给他母亲的墓地弄出个坟头的,在情与礼的冲突中自己找了个理由先。到了战国之后,坟丘式墓葬就很流行了,打着仁义旗号的贵族有钱人大肆营造坟墓,有的大墓坟丘高达10—15米啊,早就超过孔子时代的“四尺封土”了,并且,当时习俗还认为,给先人坟丘造得越高越表示是孝子贤孙,于是,竞相攀比。提倡节俭薄葬的墨子就激烈地抨击时人陋俗“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垅必巨”(《墨子·节葬下》)。从这点来看啊,人类在东周之时丧葬观念就开始“退步”了。
并且,战国时的坟丘在墓穴表面垒坟,开始是为了辨识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后来就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丘墓”、“坟墓”到“冢墓”,“丘”和“坟”只是指高起的土堆,而“冢”的意思是指那墓上的土堆高得像小山似的,逝者的爵位等级越高,排场也越大,除了垒坟之外,还要在上面种树。《白虎通·崩薨》中明确记载了周朝封土的高度和植树的种类:“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由此可见,当时,墓葬时弄不弄坟头,坟头弄多高,栽什么树,是有明文规定的,不是完全放开、任由胡来。
时间之水“哗哗”地流,又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南唐,一个高官李建勋,临死前,跟家里人说:“时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听人耕种于其上,免为他日开发之标。”原来,他不让后代为自己营造高坟丘与立碑的缘由,是担心时事动荡与盗墓贼啊!看来,营造豪华墓葬它也是挑时候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