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九讲 娱乐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第九讲 娱乐文化类古诗文(常考文常+古诗+古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10: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 娱乐文化类古诗文专训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体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成熟,他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融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评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体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文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文人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创作体裁。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有谢灵运、鲍照、谢胱等人,他们是开创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记(并诗)》,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理想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身闲心不闲,念念不忘进德明理,在明清士大夫中,“清闲”也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境界
休闲,从字义的象形来看,“休”是人倚木而息;“闲(繁体字)”是倚门望月,都表现为一种宁静、安闲的状态,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祖先对休闲的最初认识。在古籍中的用语,也是指非劳动时的休息状态,如:“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劳农夫,以休息之。”“劳而不休,亦将自息。”从先秦民歌《诗经》到政治家的高论,都是将休息看成劳动的补充,是恢复劳动力的手段。
明人说“休闲”,惯用的语词为“清闲”,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却有境界的不同。对“清”字,中国人是情有独钟,在汉语词汇中,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卓越的才能是清才,志行高洁的称清士,儒雅的文章称清文,廉洁奉公的官员称清官,纯洁的友情为清交,还有清秀、清名、清醇、清流等等,凡属令人敬重的人品、举止,物性、事理,几乎都要冠上一个“清”字。休闲以“清”当头,极大地提升了休闲的品位。
明代士大夫从对“清闲”的欣赏中,表现出类似古希腊哲学家的价值观:
“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何也!‘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
“春去春来,白头空自挨。花落花开,红颜容易衰。世事等浮埃,光阴如过客。休慕云台,功名安在哉! 休想蓬莱,神仙真浪猜。清闲两字钱难买。”
他们藐视功名,浮云富贵,把清闲看成人生的最大快乐,不论是独坐空庭,或是谈学论辩,无拘无碍。可这要有相应的条件,那就是有一个清雅的环境,士大夫们最向往的是,“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诘屈委蛇;怪石落落,不拘位置。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笑谈,随意所适,不营衣食,不问米盐,不叙寒暄,不言朝市,丘壑涯分,于斯极矣!”这里有喜逢知己,坐卧谈笑的,也有面壁沉思,自甘孤独的。无锡园林有一“忘言斋”,悬挂的一联是:“几年埋迹在丘樊,一室重关可避喧。窗外云峰常满目,主人终日复何言?”不论是动,是静,追求的是一种怡然自得的情怀。
静时,不是无所作为,“凭虚独得超然意,万物尽从静里观。”这是中国士大夫的思考方式,在明末风动一时,具有启蒙建树的李贽自称“四海闲人”,标榜“闲中无事,好与前辈出气。”前文所引“闲之中,可以进德,可以立言,可以了生死之故,可以通万物之理。”表明中国思想家与古罗马哲人一样,也是在清闲中思考万物之理,所不同的是思考的内容不一样。在古代西方引起人们激辩的是世界的本原是水,是火,是气,还是数?这是对哲学的探讨。而中国士大夫热衷的是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身闲心不闲,念念不忘进德明理,所以清闲在中国士大夫中,也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境界。
晚明吏治腐败,党派纷争,皇帝不上朝,官员不理公务,相互间党同伐异,争名逐利,从中央到地方卖官鬻爵成风,但有一官半职,便贪赃枉法,人们不堪其扰。官僚机构千疮百孔,正如万历首辅方从哲所说,国家机构已到了“职业尽失,上下解体”的地步。士大夫们自幼接受崇尚名节的教育,眼看朝政的败坏,有人为虎作伥;有人置若罔闻;有人变成假道学;但也有一批修身养德之士,在浊浪翻滚的官场中,不愿同流合污,激流勇退。在这种背景中,很容易出现两种人,即隐士和狂人,这在明代形成一道风景线。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唐·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不易。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只要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文言文阅读】
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
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
(1)矢口即称桃
(2)为当春行乐计者
2.“今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古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2分)(请用文中的词句答题)
3.对“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句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B.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C.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D.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4.第二段写武陵人偶入桃源的用意是为了说明
【参考答案】
1.(1)一开口 (2)正逢
2.口味(果实的美味) 花色(观览、桃花、桃色)
3.C
4.要真正观赏到桃花之自然至纯之色,必须到乡村篱落之间,而不在名园胜地。
【译文】
人们只要说到草木的花,开口就会说桃李,桃李可以称得上是群花的领袖了。桃李能领导群花,是因为花的颜色大都是红白两种,桃花的颜色是红色当中最纯粹的,李花的颜色则是白色当中最洁净的。“桃花能红李能白”这句话,足以概括桃李两种花的特点。
但是现在人们看重的桃,并不是古人喜爱的桃。现在人们看重的是好不好吃,没有考虑到它的观赏性。总的来说,桃这种东西,好看的不一定好吃,不可能两方面都尽如人意。要想让桃子好吃,一定要把桃树嫁接到其他树上,却不知道桃子味道好,是因为进行了嫁接;桃花的颜色变坏了,也是因为嫁接。没有嫁接过的桃花,它的颜色非常娇艳,就像美人的脸。所谓的“桃腮”、“桃靥”,都是指天然没有嫁接过的桃花,而不是现在所说的碧桃、绎桃、金桃、银桃这些。即使现在诗人吟咏的、画家描绘的,也是这些天然的桃花。这样的桃树名园里看不到,游览胜地也见不着,只是在乡村农舍、牧童樵夫住的地方,才有很多。想看桃花的人,一定要骑着驴到郊外去,任凭毛驴信步漫游,就像武陵人偶然进入桃花源那样,才能再得到那种乐趣。如果只是备了酒食,携带美人,来到园庭院落里,就只是当春行乐,说是观赏其他的花卉还行,要说看桃花而且能得到其中真趣,我就不信了。




海棠[宋·苏轼]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选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苏轼的诗中“泛崇光”“空蒙”“红妆”一类词,表达了苏轼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白居易的诗,题目中的“惜”,第一句中的“惆怅”,第二句中的“残”,末句中的“惜”等表明了使诗人对将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苏轼《海棠》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白居易《惜牡丹花》
在元和年间写过二首《惜牡丹花》诗,通过他在诗题下作的自注,我们知道,这两首诗描写的分别是种植在翰林院北厅和朋友家中的牡丹花,而且还都是“花下作”,可以说是一种赏花惜花的感情实录了。
这两首诗中的第一首是写于“翰林院北厅”的牡丹花下的,全诗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写了他对翰林院中这两株牡丹花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活脱脱是一个护花使者的痴情形象。
牡丹花是大自然创造的美,历来有“天香国色”的美誉,不过,在百花吐艳、群芳争卉的季节里,她却总是姗姗来迟,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矜持。等到她一旦怒放、占尽春光的时候,一年的花事已经有了最后的晚宴的味道了。对白居易的这首《惜牡丹花》,我们也应该放在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欣赏,也许就可能体会出他对牡丹花的一片衷肠,其实也就是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了。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全诗以“惆怅”一词领起,为全诗的感情基调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人们也许会忍不住要问,诗人在感伤什么呢?因为第一句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原因,只说惆怅的是“阶前红牡丹”而已,初读起来,不禁使人感到有几分突兀,这庭院中的红牡丹,为什么会让诗人感伤不已呢?读完第二句时,读者才恍然大悟了,原来是在傍晚时分,白居易发现,阶前的牡丹花丛,只剩下两枝还在开花了,这里的“残”字应是残留而不是残败的意思。花开自有花落时,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花枝败落非但不值得悲伤,相反,还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植物生理现象,根本不应该为此而触景伤怀。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讲过一句名言,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本无心于爱护万物,只是让它们自生自灭而已。只是多愁善感的人类,为许多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为地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感彩而已。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白居易在傍晚时分,为了院中仅剩的两枝还在开花的红牡丹而黯然神伤,而且,诗人还调动了他那异常敏感丰富的想象力,事先预计到今天晚上就是这两枝硕果仅存的红牡丹盛开的最后一夜了,所以他无限惋惜地感叹“明朝风起应吹尽”,因此便不由得要尽一切可能,来加倍珍惜她,呵护她了。不过,大家都明白,自然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在这最后的一夜,白居易又将如何行事呢?谁也不会想到,他对花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了,所以他要“夜惜衰红把火看。”凭心而论,即将衰败的牡丹花恐怕已经没有当初富贵娇艳的光彩了,不过,情人眼里出西施,白居易此时的这种感情并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他也不是为了牡丹花的美丽所打动,而是为这美丽的牡丹花即将逝去而无比惋伤,他要同他心爱的牡丹花相依相伴地度过这最后的一夜。在“衰红”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忠实地守护在她们的身边,唯其如此,他才会感到安心踏实。这种性情在今天的人来看,恐怕会觉得大可不必,甚至会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吧。
在我们今天熟悉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珍惜光阴、伤春惜花之作,那么白居易这首诗与上述作品有什么独到之处呢?首先,《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叫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与白居易此诗的意境颇为接近,但《古诗》的意思是说要夜以继日地享受生活,完全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后来李白也说过,“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古风》),他把人生的百年细分为一天天来计算,而且打算每天都要一天当成两天来过,真有一种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劲头,不过,无名氏的《古诗》也罢,李太白的《古风》也罢,都是为了自己精神的愉悦才这样珍惜转瞬即逝的光阴的,在他们秉烛的那些夜晚里,可能宴饮豪歌,灯红酒绿,快意非常。白居易却与他们的这种向往有明显的不同,他既不邀请亲朋好友,吟诗论文,也不觥筹交错,对酒当歌,而是要一个人静下心来,提一盏长明灯,与即将凋谢的牡丹花为伴,可以想象,这一夜,他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心情上的快意与享乐,他的“夜惜衰红把火看”,虽然在形式上,同属“秉烛”,但在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与追求,正是这种明知如此只会有痛苦与悲凉,却仍然欲罢不能、非此不可的那一份难能可贵的执着,才使得这首小诗感动了当时和后来的无数有情人。在介绍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的文章里,我们说他有一双美学家发现美的眼睛,而从这首《惜牡丹花》诗中,我们又能体会出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由衷的喜爱和珍惜。
对于这种惜花之情,历来文人都有所表现,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样饱含着对春天的热爱,早上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特别是听到窗外那一声声婉转如歌的鸟鸣,诗人虽然足未出户却已经分明陶醉在无限的春光中了。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自己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的风雨之声,心中又不由得感到有些沉甸甸的,因为这阵风雨过后,不知会吹落多少娇嫩的花朵,残枝败蕊,落红飘零,固然让人心痛,可是如果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她们生命中最光彩的一面,就碰上了这一场不期而至的“夜来风雨”,岂不让人扫兴?诗歌就是在这样自然而然的联想中,由赞春赏春翻为惜春叹春,整首小诗就像是一曲如歌的行板那样,如泣如诉地歌颂着春天的美好,叹息着春天的短暂。
相同意境但写得更加委婉动人的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是一个“夜来风雨声”,女词人早上醒来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担忧,所以还没有起床,便赶紧问正站在窗前卷窗帘的侍女,让她好好看一看,经过这一夜“雨疏风骤”的洗礼之后,院子里的海棠情景如何了?其实,女词人根本不用等到回答,早就晓得答案了,不过,粗心的侍女可没有李清照那样的惜香怜玉,哪里晓得女主人的良苦用心,所以她只不过往外面随便看了一眼,便大大咧咧地回答说,“海棠花经受了一夜风雨的考验,和昨天一样,依旧活着。”听了这样的回答,简直让李清照哭笑不得,她忍不住一再地重复起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肯定是绿叶更加绿了,可是红花却肯定是凋零了呀!
白居易的第二首《惜牡丹花》的自注说是写在“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窦给事,即窦易直,在元和八年由御史中丞改任给事中。他家住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的新昌坊。两首诗的题材完全一样的,都是“惜”牡丹花,但是切入的角度却又有所不同,前一首“晚来唯有两枝残,”是硕果尚存,而这一首却已是败蕊残花,一片狼藉,看上去简直有点惨不忍睹了。诗是这样开头的:“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离披,纷纷下落貌。破艳,谓残花。当牡丹盛开之时,当然不会被冷落,可是一旦花期过后,真的到了花萼低垂、冷雨萧瑟、花瓣飘落、随风飞散之际,还会有人前来赞赏她曾有的富贵妩媚,或者关注她如今的凄凉处境吗?白居易用两个字“寂寞”,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这其间的不幸。前一首以“惆怅”领起,说的是白居易惜花的无奈感受,这一首用“寂寞”开篇,点出了落花的冷落处境。这是一种真正护花使者才会有的境界,而绝不是那些附庸风雅、追随时髦者所能想象和体会的。咏物诗写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是在借咏物而言志了,也许世界上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锦上添花的善行,可是真正需要的却往往是无人喝彩的雪中送炭呀。
接下来的两句诗,“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用的是一种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表现手法,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先说哪怕在是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开败的牡丹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进而强调眼前所见,当初在枝头上或含苞待放,或笑靥迎人的花瓣已经不但开败,“何况”又纷纷“飘零”在风雨过后的“泥土中”,那种惨状,那份凄凉,只要是有一分爱花的心思,哪怕是石头人见了也要落泪了,更不要说白居易面对此景又该做何感想了,这实在是他无从表达也不忍明说的。诗歌也就在这种让人不忍卒读的情绪中,黯然而止了。
白居易这种视角独特、感受细腻的《惜牡丹花》诗一出,便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很大兴趣,随即有不少意境相似之作纷纷问世,著名的有李商隐的《花下醉》中的名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在客人散去之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凄美意境,分明是白居易“夜惜衰红把火看”一句的翻版;而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海棠花,却已经颇有楚楚动人的盛装女子的风姿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艺术的创造中,独辟蹊径的眼光与不同凡响的感受是多么的可贵,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事物,如花开花落,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来,而白居易二首《惜牡丹花》说明他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商陵君养“龙”
有献陵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豢而驯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而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夜穴壁而逝,左右走报:“龙壮,今果穿石而去!”商陵君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龙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以为豢龙来也,持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注释】①陵鲤:即穿山甲,喜食蚁。②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③抶:鞭打。
【文言知识】
说“冀”、“期”、“希”。这三个词都有“希望”的含义。上文“冀龙复来也”。意为希望龙再回来。这句话也可说成“期龙复来也”。又,“期有所获”,意为希望有所收获。又,“希君见之”,意为希望你能接见他。当然,这三个词各自还有另外的解释,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倏( )②佯( )③走( )④伺( )⑤无何( )
2.翻译下文
①商陵君豢而驯之
②遂从而神之
③夜穴壁而逝
④悼惜不已
【参考答案】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
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文言常识选读】
古人对“娱乐至死”的警惕:听音乐竟能导致亡国?
喜好音乐也算过失吗?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古代,“好音”的确被列为一大过失。不过,这里说的“好音”是特指,既不同于时下流行的选秀节目,也不同于普罗大众的音乐爱好。从字面上说,这里的“好”,不是一般的爱好,而是沉迷其中;这里的“音”,不是一般的乐音,而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这里的“过”,也不是一般的“过”,而是韩非子批判的“十过”之一“误国之过”。综合起来看,古人所说的“好音之过”,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政治概念。
在我国古代,乐与礼同等重要,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故《春秋》《左传》中有“乐舞”、《礼记》中有“乐记”、《史记》中有“乐书”,在孔子的教学大纲“六艺”中,乐排在礼之后居于第二位。礼乐治国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先秦音乐理论专著《乐记》认为,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治世产生的音乐安乐,是因为政治和谐;乱世产生的音乐怨怒,是因为政治乖戾;国家濒亡产生的音乐忧伤,是因为百姓艰难。但是,上述观点还只是说,有什么样的世道就会产生什么情调的音乐,并没有论及沉迷于音乐歌舞的过错和危害。那么“好音之过”又从何说起呢?从古籍记载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有两件,一件发生在宫廷,称作“平公好音”,一件发生在民间,称作“桑间濮上”。
晋平公酷好饮宴声色,尤其喜欢听流行新曲。那一年,晋平公听说楚灵王盖了一座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宫,颇为不忿。为显示诸侯国盟主威风,他决定建造一座更加豪华的形象工程,以便压过楚国风头。这座名叫虒祁宫的精美楼台落成之后,各国诸侯纷纷来贺。在庆典宴席上,卫灵公对晋平公说,途中得一新曲,愿让乐师演奏助兴,晋平公求之不得。于是,师涓奉召登台,将他夜宿濮水之滨听到的乐曲演奏起来。琴声婉转哀怨,如泣如诉,晋平公听得入了迷。曲未终,师旷赶忙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可再听下去了,先听到这首曲子的人,其国家之国力必定会受到削弱。德薄之人就更听不得,听过之后必伤自身。平公问,你这话从何说起啊?师旷答,当年,师延被迫为纣王写过靡靡之音,商纣王沉迷其中,不理朝政,结果为周武王所灭,师延抱琴东逃,投濮水自尽,这首曲子一定是在濮水边听来的。卫灵公和师涓对师旷的判断非常惊讶,晋平公却不以为然,说我平生所好的就是音乐,还是让师涓奏完吧。没想到,之后晋国大旱三年,颗粒无收,晋平公也因此病倒了。“好音”之过如此严重,在今天看来,不排除附会与巧合。就连《东周列国志》的作者都认为,这事说得有些玄,有些过分夸张了。
所谓“桑间濮上”,是说卫国的濮水之畔,土地平阔,气候温润,桑树遍野,很适合男女幽会,相邀唱和。与之相提并论的郑国溱洧之滨,是郑声的发源地,也是古代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著名场所。郑国国风不正,似与“郑声淫”有关。
这两个掌故并非野史传闻,正规的典籍和志书均有记载,统称为“郑卫之音”。在正统思想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中,郑声卫乐迥异于经典雅乐,被统治集团、贵族宗室视之为靡靡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若沉溺其中,纵情声色,于百姓而言,有伤风化,涣散民心;于君臣而言,荒废政事,误国伤身。那时虽然没有“扫黄打非”这一说,但舆论批评也很厉害。儒家、法家都不赞赏“郑卫之音”。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竭力反对“以邪夺正”。韩非子将“好音”列为君主常犯的十种过失之一,结论是“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意思是说,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不止,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照此说来,这可能是古人对“娱乐至死”发出的最早警告了。
所谓的“郑卫之音”,大约类似于如今晋陕地区所说的“酸曲”,也有点像今天的口水歌,较之经典雅乐,其格调不是太高雅,其旋律或是凄婉,或是哀怨,或是缠绵,甚或俚俗直露,总之不登大雅之堂。听听流行音乐,哼哼情歌小调,后果真有这么严重吗?有人说有,有人说无,至今仍有争议。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文革”中大唱革命歌曲的惯性使然,人们刚开始听到流行歌曲时还有些惶惑,电影插曲里首次出现“气声”唱法还受到过质疑和批评。现如今,听音乐这件事,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百无禁忌。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用随身听或手机听音乐的人比比皆是,走到哪里听到哪里,想听什么就听什么。但就对人的意志和情操的潜移默化影响而言,沉湎其中,痴迷过甚,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伴随“好音”而来的追星现象,其疯狂程度已盖过了“好音”本身。
圣人云:“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这一论断的要义,包含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化功能。就是说,音乐歌舞既可以激发正能量,陶冶健康情怀,也可以传递负能量,诱发低级趣味。问题的关键是,“雅乐”与“溺音”如何鉴别,“好音”与“爱乐”如何界定。尼尔·波兹曼曾撰写过一部专著《娱乐至死》,出版后被翻译成八种语言。作者以美国现实社会为例分析认为,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书中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座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李敖对大陆青少年哈美哈日哈韩之风以及沉迷港台音乐的现象颇有微词:唐朝在唐太宗时代,响彻天下的是雄壮的“秦王破阵乐”,此时的大唐积极进取,国威远播,万国来朝;而到唐玄宗时代后期,盛行天下的是淫靡的“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衰落前夜。
由此可见,古人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