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B.一个菌落中有大量细菌
C.菌落中的细菌是多细胞的
D.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菌落
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
A.脱水法 B.巴氏消毒法
C.腌制法 D.冷藏法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4.(新泰中考)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如表),实验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
A
琼脂和糖类
35
B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C
琼脂和维生素
0
A.培养皿A和B B.培养皿B
C.培养皿B和C D.培养皿A和C
5.在日常生活中,肉如果贮存不当就会腐败发臭,其主要原因是滋生了大量的( )
A.霉菌 B.真菌 C.酵母菌 D.细菌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
B.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在一起才有小米粒那么大
C.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
7.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
D.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8.细菌与动植物、真菌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 )
A.有无液泡 B.有无细胞核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细胞壁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菌分别属于( )
第9题图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
10.下列属于细菌特征的是( )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用孢子繁殖 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⑤没有叶绿体 ⑥有杆形、球形、螺旋形等不同形态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11.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密封。用水密封坛子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形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C.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形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1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3.大量的细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4.(广东中考)下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
第14题图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15.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
(1)幽门螺旋杆菌与月季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________繁殖,数量迅速增加。
B组 自主提高
16.(安徽中考)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 ℃)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甲
乙
丙
加入的
物质
50mL灭菌
鲜牛奶
50mL
鲜牛奶
50mL灭菌
鲜牛奶
瓶口的
处理
不做
处理
用消毒瓶
塞密封
用消毒瓶
塞密封
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
B.乙瓶和丙瓶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
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与室温相比,5 ℃条件下牛奶会先腐败
17.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分裂一次,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160 B.320
C.640 D.1280
18.在光照下,将等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结果是( )
第19题图
19.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速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曲线可知,细菌分裂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T0。在此温度下能使食物保持新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种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
(3)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___条件。
参考答案
1-5.BBBAD 6-10.CDBDA 11-14.DCBD
15.(1)无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
16-18.CDC
19.(1)温度从T0上升到T1时,细菌的分裂速度逐渐加快,当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细菌的分裂速度逐渐减慢 (2)T1 (3)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20.(1)细菌对植物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2)细菌 乙 (3)细菌和落叶类型 丙 (4)一 单一变量 (5)环境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 )
A.醋酸菌的发酵 B.乳酸菌的发酵
C.霉菌的发酵 D.酵母菌的发酵
2.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列不是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是自养生物
C.都是异养生物 D.靠孢子进行繁殖
3.真菌在结构上与绿色植物的显著不同之处是( )
A.没有液泡 B.无细胞壁
C.没有叶绿体 D.无成形的细胞核
4.(长春中考)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这是因为( )
A.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防止水进入伤口
B.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痛
C.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血
D.长有“绿毛”的糨糊含有杀菌物质
5.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不容易生长( )
A.夏季未及时清洗的衣物
B.干燥环境中的皮鞋
C.未放冰箱里的剩饭剩菜
D.煮沸未密封的肉汤
6.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7.生活中为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低温 ②风干 ③高温灭菌后密封 ④添加防腐剂 ⑤温暖 ⑥潮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8.真菌的特征是(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9.如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表示酵母菌的繁殖过程,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
11.下列四组生物,既有动物和植物,又有细菌和真菌。其中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的一组是( )
A.酵母菌、大肠杆菌、豌豆
B.芹菜、草履虫、乳酸菌
C.海星、绿脓杆菌、紫菜
D.变形虫、水绵、香菇
12.在闷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衣服上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则容易发霉。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闷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闷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的霉菌数量多
D.衣服上的有机物多少与是否容易发霉无关
13.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但干菜能长期保存,原因是( )
A.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所含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
C.空气干燥,不适于细菌生长
D.天气闷热,细菌、真菌孢子数目极少
14.小莉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记录不正确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酵母菌
√
√
√
√
×
草履虫
×
√
√
√
×
蘑菇
√
√
×
√
×
乳酸菌
√
√
×
√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蘑菇 D.乳酸菌
15.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细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16.下列各项制作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的是( )
①碘盐、食用油 ②酸醋、葡萄酒 ③酱油、甜面酱 ④花椒、大茴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衣藻、酵母菌、细菌是通过什么结构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18.(绵阳中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是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B.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C.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D.可用于食品制作和药物生产
B组 自主提高
19.池水中的微生物聚集在水面上方,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 )
A.喜欢温度较高之处
B.容易逃避敌害
C.喜欢光线,需要呼吸
D.所处液面下的食物较多
第20题图
20.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21.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__①__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__②__环境里
实验结
果(一周
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BCDB 6-10.AABBB
11-15.DDACA 16-20.BDACD
21.(1)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2)水分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湿润 低温(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