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训练 (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训练 (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1 17:21:41

文档简介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在(  )
A.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B.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C.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D.大量的实验和科学家的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丽水中考)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第2题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长沙中考)小明在体育课上练习垫排球,当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处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排球将(  )
A.一直上升     B.掉落下来
C.先上升后下降    D.保持静止
5.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为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以下物理规律,应用这一物理学方法得出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    B.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光的反射定律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10s后它的速度是(  )
A.2m/s    B.0    C.10m/s    D.无法判断
7.(邵阳中考)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
9.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的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
(1)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同学的设计。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面钩码的质量。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块质量/克
200
250
300
350
在水平木板上滑
行的距离/米
0.651
0.651
0.651
0.651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______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1.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如图反映a、b、c三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沿着一块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第13题图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第14题图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
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D.通过实验,伽利略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1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木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5题图
实验
序号
水平板面
高度
h/m
水平距离
s/m
1
木板
0.20
1.00
2
木板
0.40
2.00
3
木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木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木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木板
0.60
1.5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________。
(2)比较1与4,2与5,3与6三组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CDDA 6-8.ACB
9.(1)滑块的静止释放高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 (2)甲 (3)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无关
10.相反 排球的运动方向与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11-14.ACBD
15.(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舟山中考)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2.(绍兴中考)下列现象由惯性造成的是(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
B.紧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D.下落的乒乓球触地反弹
3.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身体向前倾的原因是(  )
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
4.列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物体,若突然向车尾方向移动,则原因可能是列车(  )
A.突然启动     B.突然刹车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开始转弯
5.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D.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6.站在静止汽车上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对此现象有下列分析,按照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汽车突然启动 ②乘客的身体向后倾斜 ③乘客与汽车都处于静止状态 ④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 ⑤乘客的脚受到底板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
A.①④⑤②③    B.③⑤①②④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⑤④②
7.某气象台要用氢气球把探测仪器送到高空进行测量,如果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破了,那么探测仪器将(  )
A.立即下降    B.停留在空中
C.匀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8.在链球比赛中,小雄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如图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图中的O点,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个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又落在有效区内(  )
第8题图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大
D.加大油门时,汽车加速前进
第10题图
10.(黄冈中考)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第11题图
11.(内江中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________;如果书表面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________。(均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1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为了轰炸一座桥梁,必须在飞机抵达桥梁的____________(填“正上方之前”、“正上方”或“正上方之后”)投掷炸弹,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从而常常造成车祸。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
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
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序号
车的总质量
m(千克)
刹车前的速
度v(米/秒)
路况
滑行距
离s(米)
a
100
4
水泥路
0.4
b
100
4
操场土地
0.6
c
100
8
操场土地
1.2
d
150
4
操场土地
0.8
e
150
4
水泥路
0.5
f
150
8
水泥路
0.7
(1)为了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的实验________或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的实验________或________。
(3)从上表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4.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的右侧跳下。关于跳车,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15.一辆车分别以6m/s和4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是(  )
A.一样大 
B.速度为4m/s时大
C.速度为6m/s时大
D.无法比较
第16题图
16.一杯水放在小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那么小
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小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小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小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小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温州中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第17题图
(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纸条被压在文具盒与桌面之间,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第18题图

参考答案
1-5.DBCAD 6-10.DDBAC
11.向左倾倒 保持静止
12.正上方之前 炸弹具有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3.(1)b、c e、f (2)a、e b、d (3)汽车的总质量、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紧急刹车时的路况均能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
14-16.BAC
17.(1)CAB (2)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
18.从器材选择的角度分析:①铅笔盒的质量适当大一些,与桌面接触部分尽量粗糙;②纸张韧性要好,较薄,较窄,表面要光滑一些。从操作的角度分析:①尽可能减小纸条与铅笔盒的接触面积;②抽出纸条的速度要快;③铅笔盒要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