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泄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排泄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31 18: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尿液的形成
和排出
1.你觉得老师该不该让这名同学去厕所?并说明理由。
2.尿来源于什么?尿液中含有哪些成分?
尿是怎么形成的?在哪形成的?
为什么医生通过尿检能对一个人的健康做出判断?
为什么夏天和冬天去厕所的次数不一样?为什么婴儿不能控制排尿……
问题排排站
复习旧知识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两次物质交换
探究竟——原尿的形成
1、结合表中的信息分析原尿与血液成分的异同。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哪些成分能够通过肾小球
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3、请你将血液中能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的物质贴在
活动卡上,箭头代表物质进出的方向。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血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原尿 无 有 微量 有 有 有 有
1、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异同。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什么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3、请你将原尿中能够从肾小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物质贴在活动卡上,箭头代表物质进出方向。
探究竟——尿液的形成
提示卡:
1、人体每天约形成150L原尿,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L.
2、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其中大量元素有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有铁、锌、硒、碘等。虽然无机盐在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
3、尿酸、尿素对人体基本无用,血液中尿酸含量过多易引发痛风,还会影响体内酸碱度。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原尿 无 有 微量 有 有 有 有
尿液 无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探究竟——原尿的形成
1、结合表中的信息分析原尿与血液成分的异同。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哪些成分能够通过肾小球
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3、请你将血液中能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的物质贴在
活动卡上,箭头代表物质进出的方向。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血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原尿 无 有 微量 有 有 有 有
探究竟——原尿的形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外,其他成分都有一部分经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滤
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1、结合表中的信息,分析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异同。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什么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3、请你将原尿中能够从肾小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物质贴在活动卡上,箭头代表物质进出方向。
探究竟——尿液的形成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原尿 无 有 微量 有 有 有 有
尿液 无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探究竟——尿液的形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球重新吸
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回到血液。
剩下的废物如尿酸、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则由
肾小管流入肾盂,形成尿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学以致用——我是小医生
家住铁新里小区的张奶奶从妇幼做完尿检,结果出来后医生已经下班了,张奶奶想知道她还有没有必要再去找医生看结果?
你能帮着张奶奶分析出可能是哪部分出现问题吗?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形成尿液
运输尿液
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肾脏
膀胱
体外
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舒张,膀胱壁收缩,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的排出
排尿受大脑的支配,能随意控制。
学以致用——养成好习惯
身边事:
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
如果积尿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不仅会影响其正常功能,而且经常憋尿肯能引发肾脏疾病。
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学以致用
生病时,医生总会提醒我们多喝水。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么做的道理吗?
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水,以维持摄入水量与排出水量的相对平衡,使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使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友情提示
排泄的途径

排尿:尿素和多余水,无机盐等
排汗: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
呼吸: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水
主要途径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和过剩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定义和途径
排便属不属于排泄???
排便不属于排泄。
排泄
谈收获
请谈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学以致用——练习篇
表格中是一个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
主要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请根据表
中数据回答问题(数据单位是g/ml)。
1、样品A是 ,理由是 。
2、样品C中的葡萄糖经过 作用
出现在样品B中,样品B中的葡萄糖经
过 作用而没有出现在样品A中。
3、李奶奶的样品A中出现了血细胞,可能是她的 发生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