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画我也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大师绘画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异想天开”,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散求新求异的思维,以大师为榜样,激发学生的美术构想和创作欲望。
立体画派以表现四维空间为特征,形象夸张、奇特。把绘画风格如此迥异的两种作品放在一起学习,其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感受绘画大师们敢于创新、执着追求的精神。通过模仿大师的表现方法,体会与众不同的画法所带来的新奇感受,从而发散学生的求异思维。
本课内容切合《美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
习领域的要求:“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
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本课学习不以单纯的知
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
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
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尝试、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
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和
探究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画家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学习运用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回顾、质疑、探究、实践等学习过程,运用对比观
察、倾听讲解、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绘画大师的造型表
现手法,并完成艺术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绘画大师毕加索绘画作品,感悟艺术的多元化特点,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体会创新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毕加索大师的绘画表现方法创作一幅画。
2.教学难点
学会将多角度观察到的形象同时表现在一幅作品中。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通过欣赏大师的两幅作品说出感受,换种眼光看世界是艺术的另一种表现风格,出自于艺术大师毕加索之手,讲解毕加索导入课题
(二)新授课
1、先出示毕加索14岁时作品《赤足的少女》,在出示26岁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的作品,是画家绘画退步了吗?其实是在追求艺术的另一种表现风格,不是艺术的退步,是艺术高度概括的进步,毕加索一直在追求童趣搬得表达方式,因为孩子们的画自由、天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灵感动,这也是他开创立体主义画派的重要因素,分析《亚维农的少女》画中背景与人体用几何形体去概括例如:圆锥体,圆柱体等。画面中间两张正面的脸却画上了侧面的鼻子,将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象重新组合到一个画面中。
2、学生朗读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他注重原始艺术,简化形象。他的“立体派”创作非常自由。主要特征将物体或人像分解成若干明确几何成分,再将他们重新组合成一个画面。板书:立体主义
3、为了更好的理解立体主义,以成年男子的头部进行拼接组合,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的多种表现。毕加索运用分解重新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了许多的作品。板书:分解 重组
4、跟随大师的节奏去体验碎片的拼摆组合
生:拼出不同形象的作品。师:给予鼓励与表扬
5、出示画中的《多拉玛尔》对比黑白照片的《朵拉玛尔》画中最主要多了什么?
生:色彩 师:那些颜色?
生:红、黄、蓝,绿、紫、橙。
师:除了色彩衣服和背景中多了什么?生:线条
师:哪些线条? 生:直线、曲线等
丰富的色彩与富于变化的线条使画家的作品有美感,表达作者内心感受。
(三)教师示范
草原上来了一位蒙古族姑娘,请老师为她画衣服蒙古族人物肖像画。
1.出示一个角度观察结果写实范画,不喜欢。要求画一幅立体主义人物肖像画
2.出示第二幅,表现立体主义特征不够明显。
3.示范立体主义肖像画
4.观看涂色方法与颜色搭配,完整作品出示
(四)欣赏大师与学生作品
(五)学生创作,出示课题《我也画》
(六)展示评价
1.你喜欢哪幅作品,喜欢这幅作品的哪里?
2.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哪个地方处理的与大师接近?
4.教师点评,构图、颜色、分解重组等方面。
(七)拓展延伸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还创造了有震撼力的《格尔尼卡》现代一位设计师设计到鞋上。
晚年的毕加索这样说:“我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同学们保持你们的纯真与个性,用画笔大胆的表现你们的心灵,或许你就是那个未来的毕加索。
四、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毕加索的创作想法,因此在自主创作时不能很好的去表达个人真实感受,也有一部分同学接受不了毕加索绘画风格,只能是学会像毕加索一样运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去作画,无拘无束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在指导学生创作作业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作业分层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学生的作业表现形式确是极其丰富的,油画棒与刮刮纸作品呈现很多。艺术的学习应该是创造的学习,如何合理指导学生带有创造性的完成作业,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在作业练习,学生模仿画家毕加索绘画,内容观察同学不同角度去创作立体主义人物肖像画,学生基本能理解分解与从新组去创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情出发,学会教授难易适当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辅导上尽可能把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