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 (第1课时)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 (第1课时)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31 20: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疾病与预防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01
区别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02
了解传染病的分类
03
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白血病都是疾病,二者病因有何不同?
自主学习
分析讨论
近视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睛的疾病,二者病因有何不同?
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属于非传染病
互动探究
红眼病是由外来的致病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不是由病原体引起,不具有传染性。
01
一.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征
下述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

×
×
×






×
×
辨一辨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流 感 结膜炎
麻 疹 贫 血
水 痘 龋 齿
肺结核 蛔虫病
近视眼 乙肝
癌症 糖尿病
足癣
真菌性传染病
艾滋病
蛔虫病
肺结核
病毒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
病原体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识一识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二、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传染病患者
?受感染的动物
?病原体携带者
空气、飞沫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假如我们班有2位同学得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在班级扩散,则我们该怎么办?
出谋划策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保护易
感人群


切断传
播途径
控制传
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分析讨论
分析图6-6,找出下列预防措施哪些属于控制传染源,哪些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哪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注射疫苗
锻炼身体
对患者衣物消毒
勤洗手
医生戴口罩
隔离、治疗SARS病人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挪一挪
1.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抗原???? D.易感者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A
B
牛刀小试
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
??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
A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腮腺炎病毒。当腮腺炎患者讲话、咳嗽时,会从口腔内喷出含有腮腺炎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病。接触过腮腺炎患者及其用品的人可能也会患病。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容易患腮腺炎的人群。
病原体
4、资料分析题:
特点
环节
传染源
传染性
流行性
措施
传播途径
传染病及其预防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做一份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报
一、概念:是由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 类疾病。

二、特点: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三、三个环节:
1、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 (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群)

四、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