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1 10: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新实验中学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植物油 D.蔗糖
2.下列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中,可以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振荡 B.加热 C.粉碎 D.搅拌
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附近的溶液颜色浅 B.瓶底附近的溶液颜色深
C.瓶内各部分溶液的颜色都相同 D.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4.从200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10ml,剩余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 )
A.5% B.9.5% C.10% D.9%
5.现有一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恒温蒸发溶剂;⑤加溶剂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6.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洗发水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稀溶液一 定是不饱和溶液
8.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9、60°C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10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60°C时,100克溶液中溶解硝酸钾110克恰好饱和
B.60°C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55克
C.60°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52.4%
D.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0.一杯10°C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B.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C.把溶液降温至0°C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下列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后,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是( )
A.蔗糖 B.酒精 C.氯化钠 D.牛奶
1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有一层“白霜” B.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D.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13.已知20°C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 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4.0% B. 28. 6% C. 31. 6% D. 40. 0%
14.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 浓硫酸
15.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 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
A.30g B.400g C.200g D.100g
16.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20°C,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20°C,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C,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D. 20°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 。
写出两种使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将t2°C时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温到t1 °C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 C (填 “>”“<”或“=”)
(5)t1°C时,将30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g。
(6)B的浓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提纯B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从C的浓溶液中得到C的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8.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对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我国北方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0.如图是小明同学配制100g10%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2)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3)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 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 水的密度为1g/cm3)
(4)在配制该NaCl溶液过程中,在用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的体积时,某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会使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10% (填 “>”“<”或“=”)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 (填化学式),经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五、计算题(8分)
22.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即0.01%)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