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讲 审题立意,中心突出
经典片段赏析
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审题是应试最基本、最首要的一项工作,审题准确,正确地了解题意、把握试题要求,是作答的前提。
应试的第一步就是先看考题,通过对考题的审视、思考、分析,了解作答的基本要求,确定作答采用的方式、文体,大致明确作答的中心任务和立意方向,这就是审题。
立意:立意就是确立写作的目的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立意占有极重的分量。一件作品能不能成为传世佳作,往往就决定在立意上。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区别于立意,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题,就是指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基本观点。
第一:寓言故事类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寓言故事类审题立意拟题
整体阅读 故事情节 运送瓷器,扔掉废纸屑,瓷器摔碎。
感情倾向 否定这个人的看法、做法。
重点阅读 主要角度 买瓷器的人
关键词句、因果关系 将废纸破布拿出来扔掉→因: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
联系现实 有些人像废纸破布,没用累赘,但有时在有的地方很有用
立 意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标 题 人有所长,人各有用
第二: 实验类作文
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子,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子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子,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同样受到了惩罚。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猴子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无一只敢再尝试。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这时,四只吃过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实验类审题立意拟题
整体阅读 实验内容 猴子在打压下,面对诱惑变得自律规矩
感情倾向 没有明显的倾向,只是表述实验反映
重点阅读 主要角度 猴子
关键词句 集体惩罚 变得老实 一拥而上 阻挠接近 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联系现实 高压统治扭曲人性,使人循规蹈矩,养成奴性。奴性一旦形成,相互传染,形成约束人的思想文化,使一个集体变得失去活性,扼杀新生命。(社会现象:外律变内律,群律变自律)
立 意 要打破禁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
标 题 突破内外约束,勇于创新创造
第三:名言警句类
名言警句类往往是选择某一位名人的若干句话语作为材料。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言论常常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问:“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什么?” 丁答:“兴趣。”
问:“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需要什么?” 丁答:“兴趣。”
问:“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什么?” 丁答:“还是兴趣。”
读了这样的“对话”,你有怎样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的看法。
名言警句类审题立意拟题
整体阅读 言论概括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三个问题,回答都是“兴趣”。
感情倾向 对丁肇中的回答深以为然
重点阅读 主要角度 丁肇中
关键词句 兴趣
联系现实 忽略孩子的兴趣,盲目为孩子报学习班
立 意 只有盎然的兴趣,才会有非凡的创就
标 题 兴趣是成才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片段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驴发现墙头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馋,可又够不到。它发现墙角有把梯子,但怕搬来梯子后,需要羊帮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放弃了。
100
200
[题解]
切题:“要懂得合作”“要懂得分享”“心胸要开阔”“利人就是利己”等。
基本切题:从梯子的角度立意,如“要善于借助外物”。
不切题:从羊的角度立意,如“要主动帮助别人”。
【示例】
谈合作
“人心齐,泰山移”,合作的力量不可忽略,“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能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合作,是强者的力量的象征。早在三国时期,这种合作就有着十分典型的运用。魏军南下,气势汹汹。曹操的如意算盘十分美妙,南下先攻取蜀中腹地,再一举向东吞吴。两军实力悬殊极大,这时,蜀国与吴国达成了协议,互结联军。蜀、吴本是两个弱小的集团,但这样一合作起来,威力变得不可估量。他们一起顽强地抵抗住了魏军的进攻,并在赤壁大战中大败魏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假若当时蜀国与吴国各自为战,不愿相互合作,那么结果十分明了——先是蜀军被灭,稍强的吴国由于没有西边的支援,也将被包围于东海之滨,最终难逃覆灭的下场。正是这种合作的力量,才让双方共同激发出超越两军实力的潜力。
【习作训练】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教职工、同学及本人的真实姓名。
[思路点拨]
“为了自己的梦想”是一道对文体、选材、立意并没有作特殊规定的全命题作文,要想写好此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全面审清题意。审题首先是要审题目中的关键词。本题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梦想”,二是“自己”。“梦想”意指梦中怀想、理想,它有着憧憬的动力。而“自己”既可指作者本人,也可指文章中的主人公,这一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显然本题的意思是指“为了自己的怀想、理想,而不懈努力”之意。其次是审清导语。此题的导语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处境都要有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二、要把握好立意。立意是指在写作文之前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纲”。我们在立意时应巧妙、新颖。本题的立意角度有下列几种。
1.成功在于坚持不懈。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经历挫折,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奋勇前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2.希望不灭,梦想永存。人生可能会经历多次打击,但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就有可能笑到最后。
3.魅力背后,饱含汗水。一个拥有梦想的人会用谦虚的品格,埋头苦干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息,最终向人们展示出他超凡的魅力。
4.把爱奉献给社会,以此为梦想,便会获得人们的尊重。俗话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你给他人与社会送去温暖,你将会获得别人更多的赞许与尊重。
【范文一】
为了自己的梦想
破茧而出,你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浇灌大地,你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入土化泥,你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装扮大地,你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
——题记
春·蝶
你曾是曙光中的一点,在青翠欲滴的新叶上,慵懒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可口的食物,无拘无束,无比自由。可谁知道,谁知道在你小小的身躯里竟蕴藏着大大的飞翔的梦想!你也要飞,去追寻你的那一份自由和幸福。尽管受到同伴的排挤和讥讽,你也毅然决定了。你把自己关进那个黑暗、寂寞得窒息的房间里。时光荏苒,在自己倍受折磨和煎熬之后,你终于——破茧而出了!那一刻,你笑了,笑得那么惬意。一日,瞥见新叶上的一双五彩斑斓的翅膀时,我大吃一惊,小毛虫,这就是你吗?在你那笑靥如花的脸上,我看到了为了自己梦想的坚持。
夏·雨
你曾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嬉戏,听到地上的人们富有诗意的赞美,你忽然明白:这一生你不能如此碌碌无为。面对干旱的大地,你“叛逆”了!你不断地和身边的同伴相互挤压,最后变成水滴落下来,在地上溅出了一个完美的形状,你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尽管你有可能被太阳无情地晒干,但是,你却笑了,至少你为别人奉献过。在你那充满欣慰笑容的脸上,我看到了为了自己梦想的奉献。
秋·叶
人人都说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譬如落叶离开了树的怀抱。这一离开,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过程—孕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你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地离开母亲,去接受人生崭新的挑战,而我们呢?却整天沐浴在来自于家庭源源不断的爱中,我们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吗?在落叶那充满自信的脸上,我看到为了自己梦想的勇敢。
冬·雪
是谁调皮地落在了我的掌心,像一个个唯美的精灵。你是那么淘气,到处都有你的身影:屋顶上、大树上、车上、人们的身上。你是上帝派来人间那圣洁的天使吗?或是你耐不住天堂的寂寞,偷偷地跑下来,只愿为肃杀、严寒的冬天换上新装。在你那充满稚气的脸上,我看到了为了自己梦想的改变。
其实对于自己的梦想,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去赞美,只要像它们一样尽自己的一份力就足矣。
[点评]
人的一生中,总要有一次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不顾身。本文构思巧妙,选取大自然的四个景物来写梦想,既避免了流俗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小标题的形式显得新颖独特,第二人称的使用也便于在记叙中融入抒情,题记和后记巧妙照应,恰当贴切。
【范文二】
为了自己的梦想
苍鹰为了实现自己高飞的梦想,敢于接受生死的考验;彩虹为了实现自己多彩的梦想,敢于接受风雨的洗礼;昙花为了实现自己绽放的梦想,甘于承担往日的无人理睬;流星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甘于放弃美好闪耀的生命。梦想的意义在于付出,为梦想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得曾经听过一句话:“当你想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了现在。”是梦想。当你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请想一想努力之后的成功的喜悦,那是多么令人激动、自豪,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那是比做任何事情都值得高兴的一种快乐。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1804年,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的情人离他而去,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死亡。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展开了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命运对他的不公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依旧孜孜不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创作出了令人震撼的乐章——命运交响曲。
张海迪,一位著名的残疾人作家,从小她就被检查出患有脊髓血管瘤,正是这个病导致她高位截瘫,她无法和同龄朋友一起去上学,于是就自学。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并发表了数本著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而我却要说:一梦一人生,人生因梦想点缀才五彩斑斓。泡泡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得以璀璨夺目;鲜花只有在绿叶的映衬下,才得以娇艳动人,同样,梦想只有在不懈的坚持下,才得以收获成功。
“有梦就去追”不管它多么遥远,多么困难,只要相信自己就是奇迹。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我们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其用泪水悔过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明天”把梦想当做目标,从现在起,带着梦想出发,带着梦想启航,带着梦想飞跃,让梦想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点评]
这篇议论文,开篇巧用比喻点明观点。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论述语言有理有据有力、富有文采、形象生动具体,论述深刻、发人深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