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腊八粥 一课一练(word版,共7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腊八粥 一课一练(word版,共7页,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31 22:0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腊八粥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唾沫(tuò)   肿胀(zhǒng)
B.黄焖鸡(mèn) 耽搁(gé)
C.灌水(guàn) 肮脏(zāng)
D.碗筷(kuài) 鱼缸(gāng)
二、根据语境写字词。
hè sè(    )的là bā zhōu(     )经过长时间的áo zhì(    ),越来越nónɡ chóu(    ),在锅里dū dū(    )地冒着气泡,lì zi(    )、红枣、花生仁已变得软烂,那tián nì(    )的香味让八儿忍不住又yàn(   )了一口唾沫。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到括号里。
虽……但……   单……就……
要是……那就…… 如果……就……
1.(   )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香味,(   )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    )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    )妙极了!
3.(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四、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任选一种仿写。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3.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4.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
2.课文中细致地描写了腊八粥的食材和味道。(  )
3.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
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1)这句话列举腊八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表现出腊八粥让人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句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写出了腊八粥的味道。
(3)请仿照这句话的写法,来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1)这句话是对人物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
(2)八儿说自己“饿了”,他真的饿了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多选)
A.八儿饿了,想吃东西了。
B.八儿并不是真饿了,是为了早一点吃到香甜的腊八粥而撒了谎。
C.突出了八儿狡黠而又天真可爱的特点。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情,写得详细的是________,写得简略的是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外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1.文段中的哪些语句是八儿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  ”。
2.朗读下面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A.害怕、哀求    B.命令、好奇
C.急切、恳求 D.紧张、好奇
3.读了这段文字,你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腊八粥(节选)
冰 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1.与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相比,冰心笔下的“腊八粥”要________得多,其原料竟然有________种之多,实在令人惊叹。
2.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恰当的是(  )
A.介绍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味道。
B.介绍腊八粥风俗的由来。
C.写母亲每年给“我们”煮腊八粥。
3.从文体上看,沈从文的《腊八粥》刻画了“八儿”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篇________(散文 小说);冰心的《腊八粥》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 诗歌)。  
4.结合第一课和第二课,说说其他节日的一些风俗特点,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腊八粥 参考答案
一、B
二、褐色腊八粥熬制浓稠嘟嘟栗子甜腻咽
三、1.单 就 2.要是 那就 3.虽 但
四、1.夸张 2.拟人 3.反问 4.比喻  他说话嗓门真大,房子都快震塌了。
五、1.√ 2.× 3.√
六、1.(1)小孩子 大孩子 老孩子 垂涎欲滴 (2)甜甜 腻腻 (3)示例: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骑自行车上班的青年,一早到公园打太极的老人,提到重庆火锅,谁不嘴里就立刻生一种辣辣的麻麻的感觉呢。 2.(1)语言 神态 (2)BC
七、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出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场景,突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八、(一)1.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2.C 3.体会到八儿希望能早点吃到腊八粥的心情。
(二)1.丰富 十八 2.C 3.小说 散文 4.端午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主要习俗有吃粽子、插艾叶、喝雄黄酒、赛龙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