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3.2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09-11-08 13: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临高二中 肖珍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设计的一般原则》为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有选择性地介绍了设计的七个经典原则,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把握的方向。让学生学会在设计中遵循一般原则,初步学会在评价中依据一般原则,是这一节课的的学习目标。但是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设计中在教学中要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够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是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符合设计的一般原则,是这一部分的重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学习四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因而在教学设计中围绕上述四个原则设计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设计方案中有的放矢,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前面已学习的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本知识,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产品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在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
(2)通过学生呈现设计方案,归纳总结设计的一般原则,创设让学生独立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设计作品的活动,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2)通过学生呈现设计方案,阐述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技术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掌握设计一般原则相互之间的关系。
2、难点:
培养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并已具备了已具备模仿设计制作简单生活用品的能力,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学生通过上一节内容的的学习,作品的制作,已经体验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了解技术世界设计包含的内容,但这种设计与制作一般缺少系统性,多感性成分,缺乏理性的思考,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同样理解设计原则的丰富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也不困难,但是如何真正让学生在设计中依据原则,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好这个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意识到在设计中遵循一般原则,初步学会在评价时依据一般原则。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联想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
情境创设——主动探究——讨论交流——知识归纳——学以致用
通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去主动探究、讨论总结出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最后在运用这几个原则对一个产品进行简单评价。整个教学中,始终围绕着“设计衣架”来进行。首先,让学生发现衣架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学过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知识,进行设计分析,比如材料、结构,以及怎样才能解决发现的问题。设计后,教师引导,学生们按照引导进行交流讨论,得出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最后再学以致用。学生们在设计中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在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以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够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七、教学反思
“设计的一般原则”属于理论型的课型,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努力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具体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对设计中应该要考虑的因素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课堂始终围绕着“设计衣架”这一个案例进行,没有多而杂的感觉。不过该节课学生讨论、设计环节可能会各自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从而没有了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要加强对交流、协作方面的协调,并且要做好及时的激发与鼓励,以及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要能做很好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