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节 激素与生长发育
学习目标
1.说明人体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等的生理作用。
2.分析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
资料分析
自主学习P89
理解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患者一
16岁,身高只有58厘米,袖珍女孩,智力正常。
学以致用
患者一
这人患了:
病因是:
侏儒症
患者二
女,17岁,身高2.47米,体重135千克,医院诊断生长异常。
患者二
此人患了
病因是
巨人症
曾金莲,1964年出生在湖南沅江县,出生后4个月开始不正常生长,不到四岁时,身高已有1.56米,当她13岁时,身高2.17米,16岁时达2.40米,她手长31厘米,足穿60码的大鞋,每餐要吃1.5—2斤大米。在她1982年死时身高已有2.47米。
想一想
肢端肥大症
垂体位于脑底部,卵圆形,大小如同豌豆
垂 体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分泌不足
功能:
——
幼年
侏儒症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垂体
人体在睡眠中分泌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时期,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
(8—9小时)
姚明得了巨人症吗?
巨人症患者 姚明
个子高,而且四肢长度失衡,臂展远远超过身高 身高2.26米,臂展2.20米
移动速度缓慢 脚步非常灵活
父母身高较矮,子女极其高大 父亲身高2.08米,母亲1.88米
体内生长激素高,代谢异常,血糖异常 体检,从未发现任何异常
脑内长有垂体瘤,血液内生长激素高 体检,从未发现任何异常
患者三
新陈代谢缓慢,年龄18岁,身高83厘米,智力低下,言语不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呆小症
患者三
这是一个 患者。
病因是
患者四
食量大而身体逐渐消瘦,心跳加快,性情烦躁易怒,眼球突出。
患者四
此人患了
病因:
甲 亢
成年时期甲
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患者五
女,55岁,家住贵州省某边远山区,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
患者五
此人患有
病因是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幼年分泌不足——
功能:
成年分泌过多——
缺碘 ——
呆小症
甲亢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大脖子病)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
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侏儒症:智力和生育能力正常。
呆小症: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只矮不傻
又矮又傻
患者六
患者出现糖尿,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乏力等症状。
此人患有
病因:
糖尿病
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患者六
1、结论:糖尿病可能与 有关。
2、结论:糖尿病可能与 有关。
3、结论: 有治疗糖尿病的物质。
胰腺
胰岛素
4、结论: 有治疗人糖尿病的作用。
胰岛
胰岛提取液
探究竟:资料分析
此实验说明: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胰岛
胰岛
胰岛分泌胰岛素,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失调症: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分解血糖的作用就会减弱,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分布:分散在胰腺中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
功能:
分泌异常:
糖尿病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首先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从而开创了治疗人类糖尿病的新纪元,他还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激素的概念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和分散在其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岛
睾丸(男)
卵巢(女)
胸腺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反射弧
主要是激素
反射
通过体液完成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比较广泛
有局限性
短暂
时间长
①大多数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的功能。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区
别 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
调节方式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联 系
小结
垂体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甲状腺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
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分泌过多患甲亢
体内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激素
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生长激素
甲
状
腺
激素
胰岛素
1、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
A 肾上腺 B 垂体 C 甲状腺 D 胰岛
2、不属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是( )
A 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B 促进新陈代谢
C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降低血糖的浓度
3、小明比同龄幼儿身体矮小而智力低下,原因是( )
A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C 生长素分泌过多 D 生长素分泌过少
4、哪种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
A 侏儒症 B 巨人症 C 夜盲症 D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