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31 23: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检测内容: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年国庆节,当我国新生产的第一批4架歼G5型歼击机(下图)从天安门广场呼啸而过时,毛泽东指着飞机对外国朋友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这最有可能是哪一年的国庆节(   )
A.1950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66年
2.2019年,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岛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3. 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20世纪六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
4.“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这是为了适应(   )
A.改革开放的要求 B.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D.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
5.小明在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此他搜集了“华东军区海军”“歼G5型歼击机”“导弹核武器”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国防建设 B.改革开放 C.新中国的外交 D.民主与法制建设
6.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7.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以内。”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上述局面的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8.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10.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
中美贸易趋向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中国对美出口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人民公社化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的一次盛会。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会议主要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C.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12.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与外国建交的又一高峰期。发生在该时期的外交事件有(   )
①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全方位外交,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主要有(   )
①多次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④参加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改善。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看到国外的世界跟我们原来想的是不一样的,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后,引起了国人对国内政治和体制改革的思考。这对后来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 B.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C.中美关系改善的进程 D.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人物
15.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材料认为,当时推动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二、辨析改错(12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致远舰”交接入列。
改正:
【  】(2)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改正:
【  】(3)1949年10月2日,朝鲜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正:
【  】(4)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改正:
三、材料解析(17题14分,18题13分,共27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1950年4月,毛泽东为《人民空军》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立了哪三支海军?(3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的“人民空军”刚诞生时就面临哪一战争的考验?(1分)
材料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展示了它的实力,它显示出中国有相当高的制造水平。它的出现足以抵御任何形式的战争。”英国《泰晤士报》也称:“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今后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2)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于哪一年?(1分)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中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建立东部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是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对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立战区?(3分)
18.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帝国……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两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

图1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图2 “乔的笑”
材料三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1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1分)
(2)依据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2分)
(3)依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分)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2分)
(4)依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2分)有哪些巨大贡献?(3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9.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材料三 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2分)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A 6.B 7.D 8.B 9.A 10.D 11.B 12.D 13.C 14.B 15.D
16.(1)× “致远舰”改为“辽宁舰”。
(2)√
(3)× “朝鲜”改为“苏联”。
(4)× “日内瓦会议”改为“万隆会议”。
17.(1)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抗美援朝战争。 
(2)1966年。 为了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展示了中国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 
(3)科技强军之路。 
(4)这是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的,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18.(1)《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2)“求同存异”的方针。
(3)1971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独立自主。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19.(1)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3)参加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等。 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