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1 07:5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检测内容: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3.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艘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亚洲一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4. 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源于她在研制新型抗疟疾药   上的创新(   )
A.青霉素 B.青蒿素 C.红霉素 D.紫霉素
5.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其中篆书印章的汉字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请你判断,纪念的内容应属于(   )
A.经济建设方面 B.国防科技方面
C.民族宗教方面 D.文学艺术方面
6.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
A.邓稼先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钱学森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文化成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有(   )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②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④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下列人物中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9.下列流行的歌谣,属于改革开放前的是(   )
A.吃不愁,住无忧,无事花钱去旅游 B.吃安全,重营养,绿色食品重健康
C.乘火车,坐飞机,出门办事不发愁 D.中山装,铁饭碗,粮食布匹凭票买
10.从1955年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至1993年终止流通,近40年来,中国共发行14000多种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这些粮票能够见证我国(   )
①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②当时粮食短缺的现象 ③实行了按需分配原则 ④经济空前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进入21世纪,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通信更加快捷,以下现象不合常理的是(   )
A.青岛的王先生决定乘船到上海,办理紧急事务
B.北京的张先生乘坐高铁到上海
C.济南的李先生准备乘飞机到国外旅游
D.南京的赵先生在家与朋友网上聊天
12.对于中国电信事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B.如今,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C.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
D.移动电话使用十分普遍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4.“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5.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越10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辨析改错(12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改正:
【  】(2)1999年,神舟五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改正:
【  】(3)1956年,邓小平提出在科学文艺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改正:
【  】(4)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改正:
三、材料解析(17题15分,18题14分,共29分)
17.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下是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所做的探究,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蘑菇云见证奇迹】
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1)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2分)
【东方红唱响太空】
1970年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嘹亮。
(2)材料中卫星的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太空留下国人足迹】
中国人实现了漫步太空的梦想,宇航员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3)中国人实现太空漫步指的是哪一事件?(2分)中国人实现漫步太空梦想的第一人是谁?(2分)
【杂交水稻领先世界】
(4)袁隆平在国际农学界享有什么光荣称号?(2分)1973年,他在农业科学技术上有什么重大发明?(2分)
【宝贵精神永传承】
(5)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荧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欢乐的圣诞节,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说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4分)
(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科学文化发展方针?(2分)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2分)
(4)从材料二我们还可以看出,“时下,先进的中国人”遇到怎样的“纠结”?(2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2分)
四、活动与探究(14分)
19.卢伟家新买了辆汽车,80多岁的爷爷非常激动地说:“咱家能买车,没想到啊。我年轻的时候,家里连辆自行车都买不起。”卢伟感到难以置信,决定探究一下中国“路与车”的发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历程。下列是卢伟搜集到的图片,但她有很多疑问,请你帮她解答一下。
图1 青藏公路 图2 第一辆红旗轿车 图3 新式轿车
图4 车水马龙 图5 高速公路 图6 动车组列车
(1)图1、图2出现于哪一时期?(2分)这一时期的公路建设有何突出成就?(2分)
(2)图3、图4、图5、图6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成就?(4分)
(3)结合以上材料,从科技、经济、生活三方面,就“路与车”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 6.C 7.B 8.A 9.D 10.A 11.A 12.C 13.B 14.A 15.D
16.(1)√
(2)× “神舟五号”改为“神舟一号”。
(3)× “邓小平”改为“毛泽东”。
(4)× “第一位”改为“第二位”。
17.(1)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翟志刚。
(4)“杂交水稻之父”。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5)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8.(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2)提示:只要选择以下两例即可。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凭布票购买,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结构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食品丰富、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面积扩大,环境改善

出行艰难、工具以自行车为主
交通发达、汽车进入寻常家庭
(3)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中国正走向体育强国。
(4)继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19.(1)“一五”计划时期。 公路建设:青藏、新藏、川藏公路相继通车。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
(3)从科技方面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后,“路与车”的发展缩小了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从经济方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路与车”的建设;改革开放后,建设速度更快。从生活方面看,“路与车”的发展,使我们的交通、交往、交流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