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的技术图样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简案
乐东中学 高喜光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高一已经接触到了三视图,但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仍然在数学的知识层面上,认识较为肤浅,需要正确完整地引导学生对技术学科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此外,学生已有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三、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能力目标:
(1)、能绘制(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通过利用形体结构引导学生准确绘制三视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完成产品生产制作是通过三视图来完成的。
(2)、形成科学的空间三维思维方式,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4、教学重点: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绘制出简单的三视图。
5、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选择摆放位置确定主视方向;
(3)、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情境导入 师:这样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图?师: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立体图(透视图、草图)具有什么作用?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个图它后面和侧面的具体形状是怎么样的? (学生在交流中会有很多的猜测)师:同学们的猜测很多,但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都没有办法说清楚。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具体了解我们的设计,用草图和透视图是不能体现每个面的具体形状。只有采用三视图才能把物体完成表达清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视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生:透视图、草图(立体图) 生:透视图有真实感,立体感,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的整体形状。 1、能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质疑,使学生对上节内容“设计表现图”进行回顾和复习以及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知识建构 一、正投影 1、投影:在灯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如图1)问:你分别站在早晨八九点钟和中午12点左右的阳光下,请说说你投在地上的影子有何不同?介绍两种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斜投影和正投影)。(如图) 2、正投影法:用平行投影光线和投影面垂,在投影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引导学生发现)。A、真实性 B、积聚性 C、收缩性问题:在正投影中,一个物体的单一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如下图中三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因此,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大小,必须有几个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即:为确定物体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二、三视图为了确定物体的长、宽、高和结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图形。(1)、视图: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对形体进行投影在平面上得到的投影图,称为视图。(2)、三投影面体系: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平面构成的体系。(如图) 其中:正立投影面V,简称正面;水平投影面H,简称水平面;侧立投影面W,简称侧面;OX、OY、OZ称为投影轴,O称为原点。师: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3)、三视图的形成师:将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如图),使物体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面投影,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图。 其中: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4)、三视图的展开 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相交,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三视图,三投影面须展开。方法:正立投影面V不动,水平投影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立投影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如图:)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投影的一般原理 认真观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熟悉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体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明白三视图的长、宽、高之间满足的规律。 从身边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到知识体系层面上的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简单的ppt动画的设计,学生就能够从理性上认识正投影的三个性质。 让学生知道单个投影的不足:不同的物体它的投影可以相同,不能靠一个投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从而引出三视图。 从学生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的自然现象的经验出发,并利用实例演示的方法,用搭积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正)投影的方法、原理、概念和基本特性,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轻松自然而印象深刻。 表现教材内容主要运用了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主观意识上去积极主动认识和探索三视图的相关知识。
能力拓展 识读三视图,并能绘制三视图。 掌握规范绘制三视图一般规则。 在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学会识读三视图和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学生已掌握三视图绘制的基础上总结三视图作图的规则和一般性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和内化,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和规范作图能
七、教学反思:
多媒体动画虽然能够清楚地再现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过程,但学生无法参与,只能作一名观众和听众。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本课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利用教具投影成图的探究中,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形式活跃,对抽象的问题有了具体的认知和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简单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