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7 游园不值+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7 游园不值+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09: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7.游园不值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①不值:
②应:
③怜:
④展齿:没有遇到人。值,遇到。大概,表示猜测。怜惜。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展,木鞋。⑤印苍苔:
⑥小扣:
⑦柴扉:在青苔上留下印迹。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轻轻地敲。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 久久没有人来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阅读理解游园没有遇到主人。“值”什么意思?遇“不值”呢?不遇。?游园不值呢?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好处? 其二:“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 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体会感情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简介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

《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①卜算子:
②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水是眼波横:
词牌名。词题。之,往,去。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④山是眉峰聚:
⑤眉眼盈盈处:
⑥才始: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形容仪态美好。方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阅读理解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
“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
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含而不露。 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
“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 一: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课后点评 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比喻巧妙,耐人寻味。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