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1 09: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国都想通过航海获得更多黄金,荷兰在当时被称为海上霸主,海军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上强国,在和最后一个王朝的汉人交战中,节节败退,竟全军覆没。”这位“汉人”的功绩是( )
A.收复台湾 B.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C.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 D.七次下“西洋”
2.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囚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与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管理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增进了与外国友好往来
D.安定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4.17世纪末,当沙俄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组织两次反击战打败沙俄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5.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隶属于(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治理。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的有(  )
①册封达赖、班禅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伊犁将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②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册封达赖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0.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采取的是( )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进行雅克萨之战
1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二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以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二、判断题
13.1685年,清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14.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管辖了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三、综合题
1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为加强对该地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哪一官职?
(2)针对材料二图一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之后为加强对该地的管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一,二的内容反映了该时期怎样的阶段特征?
16.中俄两国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比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比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这段文字出自什么条约?
(2)该条约是哪两国谈判签订的?这个条约属于什么性质?
(3)条约是在什么时间、哪位皇帝在位时签订的?
(4)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蒙圣主(顺治皇帝)赐金册、金印、尊贵之封号之鸿恩,是不胜欢忭。
——《达赖五世喇嘛奏谢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及封号的表文》
材料二?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葛尔丹。
材料三国家百余年生平累洽(和睦),中外一家(内地和边疆如同一家)。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除材料一涉及到的政策外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葛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3)清政府修建须弥福寿之庙和承德避暑山庄的目的何在?
答案
1.A 2.C 3.B 4.B 5.C 6.B 7.B 8.A 9.D 10.D 11.C 12.B
13.错误 14.错误
15.(1)西藏 驻藏大臣
(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6.(1)《尼布楚条约》。
(2)中俄两国。这是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3)1689年康熙帝在位时签订。
(4)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7.(1)康熙皇帝册封另一位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
(2)①葛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径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3)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