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古诗三首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
hóu
侯爵
王侯将相
侯
zhāng
章程
印章
章节
章
qì
哭泣
抽泣
饮泣
泣
yíng
盈利
笑盈盈
丰盈
盈
mò
含情脉脉
脉脉无言
脉
qī
栖息
双栖
栖居
栖
yā
乌鸦
鸦雀无声
鸦
寒食1
唐·韩翃
春城2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3斜。
日暮汉宫4传蜡烛5,
轻烟散入五侯6家。
注释
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势豪门。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的后两句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思考:
1.把“飞”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2.古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参考答案:
1.不好,“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
2.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这种腐败的现象做出的委婉批评。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我来做翻译
迢迢牵牛星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
纤纤擢3素手4,札札5弄机杼6。
终日不成章7,泣涕零8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9一水间,脉脉10不得语。
注释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擢:伸出。
素:白皙。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章:花纹。
零:落下。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为下文的种种场面描写做铺垫。
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
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思考:
1.《迢迢牵牛星》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他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2.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
参考答案:
1.牛郎织女 泣涕零如雨
2.这两句诗描写了织女手的特征和劳动的情景,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我的翻译
十五夜1望月
唐·王建
中庭2地白3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第二句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
第一句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
第三四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想一想:
《十五夜望月》两句诗是如何抒发诗人的相思之情的?
参考答案:
后两句的诗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的更加深沉。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你翻译得怎么样?
主题解说:
《寒食》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十五夜望月》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冷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结构梳理
寒食
白天——京城的春光
夜晚——皇宫五侯的生活
浓郁风俗画
封建专制
迢迢牵牛星
叙
议
相隔之状
相思之情
分离之苦
写神话故事
喻现实生活
十五夜望月
视觉——月光、雅雀、冷露、桂花
感受——秋思落谁家
思亲之情
课后思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把你知道的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
板书设计
体会借古讽今写作手法的妙处
后外阅读更多中国神话故事
”月“这个意向,在古诗中的应用
谢谢使用